“天外冥鴻委舊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外冥鴻委舊巢”全詩
籠中凡鳥迎新網,天外冥鴻委舊巢。
山色蘢蔥煇彩旆,田歌嘔軋雜鳴鐃。
青編雖有知音絕,可是無人學解嘲。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秋日陪陜守成伯閣老過魏清逸草堂詩以志之》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陪陜守成伯閣老過魏清逸草堂詩以志之》是張舜民所作,屬于宋代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處登臨散郁陶,
草堂依約在東郊。
籠中凡鳥迎新網,
天外冥鴻委舊巢。
山色蘢蔥煇彩旆,
田歌嘔軋雜鳴鐃。
青編雖有知音絕,
可是無人學解嘲。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陪同陜守成伯閣老來到魏清逸的草堂,以一首詩表達心中的思緒。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事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和社會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以秋日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優美而哀婉的畫面。詩的開頭,作者用“何處登臨散郁陶”來描述自己的心情,意指在這個地方登高遠眺,心情舒暢。隨后描繪了草堂依托在東郊的景象,顯示了它的宜人和恬靜。
接下來,作者運用了寓言的手法,用“籠中凡鳥迎新網,天外冥鴻委舊巢”來比喻人們在不同環境中的命運和選擇。凡鳥被新的網困住,而冥鴻則留守在舊巢,暗示了人們常常受到環境的限制,無法自由地選擇自己的命運。
詩中還描述了山色和田歌,展現了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和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作者提到“青編雖有知音絕,可是無人學解嘲”,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無奈。青編指的是他的詩作,知音指的是理解他的人,而“無人學解嘲”則表示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并欣賞他的詩作。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于社會現實和個人命運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命運的對比,表達了對于人生無常和社會冷漠的感嘆。該詩以含蓄而深刻的方式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展現了宋代文人對于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天外冥鴻委舊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péi shǎn shǒu chéng bó gé lǎo guò wèi qīng yì cǎo táng shī yǐ zhì zhī
秋日陪陜守成伯閣老過魏清逸草堂詩以志之
hé chǔ dēng lín sàn yù táo, cǎo táng yī yuē zài dōng jiāo.
何處登臨散郁陶,草堂依約在東郊。
lóng zhōng fán niǎo yíng xīn wǎng, tiān wài míng hóng wěi jiù cháo.
籠中凡鳥迎新網,天外冥鴻委舊巢。
shān sè lóng cōng huī cǎi pèi, tián gē ǒu yà zá míng náo.
山色蘢蔥煇彩旆,田歌嘔軋雜鳴鐃。
qīng biān suī yǒu zhī yīn jué, kě shì wú rén xué jiě cháo.
青編雖有知音絕,可是無人學解嘲。
“天外冥鴻委舊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三肴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