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里有名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洛陽城里有名園”全詩
水石蔽虧包廢寺,版圖磨滅指鄰村。
如將綠野還裴度,不見潛溪付李藩。
壁土未乾三易主,洛陽城里有名園。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王氏松齋詩》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王氏松齋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傳半隱在龍門,
天啟松齋遇遠孫。
水石蔽虧包廢寺,
版圖磨滅指鄰村。
如將綠野還裴度,
不見潛溪付李藩。
壁土未乾三易主,
洛陽城里有名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半隱居在龍門之間,他名叫天啟,松齋是他的居所,遇到了一個遠房的后代。詩中描述了一幅景象:水石的堆積掩蓋了原本的廢棄寺廟,地圖已經磨滅,指向了鄰村。詩人希望能夠將這片綠野歸還給裴度,卻再也看不到潛溪,也無法傳達給李藩。壁土未乾,意味著這片土地的歸屬已經發生了三次變動。然而,在洛陽城里,卻有一個有名的園林。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的交織,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蒼涼和無奈。龍門、松齋、水石、廢寺等景物都具有一種深遠的歷史感,它們被時間所遮蔽,人們的名字也逐漸消逝。作者希望能夠將美麗的綠野還給裴度,但現實卻讓他感到無力和失望。壁土未乾三易主的描寫暗示了社會的動蕩和變遷,而洛陽城里的有名園則映襯出它的繁榮與輝煌。
整首詩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展現了作者對歷史和社會變遷的思考。同時,詩中的景物也象征著人生的起伏和無常,詩人在歲月的長河中感嘆時光的無情和個人命運的渺小。這首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洛陽城里有名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g shì sōng zhāi shī
王氏松齋詩
rén chuán bàn yǐn zài lóng mén, tiān qǐ sōng zhāi yù yuǎn sūn.
人傳半隱在龍門,天啟松齋遇遠孫。
shuǐ shí bì kuī bāo fèi sì, bǎn tú mó miè zhǐ lín cūn.
水石蔽虧包廢寺,版圖磨滅指鄰村。
rú jiāng lǜ yě hái péi dù, bú jiàn qián xī fù lǐ fān.
如將綠野還裴度,不見潛溪付李藩。
bì tǔ wèi gān sān yì zhǔ, luò yáng chéng lǐ yǒu míng yuán.
壁土未乾三易主,洛陽城里有名園。
“洛陽城里有名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