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兩萍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上兩萍葉”全詩
夕陽殷雨云堆雪。
鷓鴣聲里蠻花發。
我共扁舟,江上兩萍葉。
東風落酒愁難說。
誰教春夢分胡越。
碧城芳草應銷歇。
曾識劉郎,惟有半彎月。
分類: 一斛珠
作者簡介(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醉落魄/一斛珠》朱敦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落魄/一斛珠》是宋代朱敦儒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海山疊翠。
夕陽殷雨云堆雪。
鷓鴣聲里蠻花發。
我共扁舟,江上兩萍葉。
東風落酒愁難說。
誰教春夢分胡越。
碧城芳草應銷歇。
曾識劉郎,惟有半彎月。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之景,以及詩人在此景中的感慨和情緒。詩中描述了海上山島連綿起伏、山色參差錯落的景象,夕陽下云層厚重如堆積的雪。在這樣的環境中,鷓鴣的鳴叫聲中蠻荒的花朵綻放。詩人與扁舟共處在江上,看著兩片浮萍漂浮在水面上。東風吹來,酒意落魂,愁緒難以言表。詩人感嘆誰讓春天的夢分隔胡越兩地。碧城的芳草應該也已經凋謝銷落。詩人曾經認識一個叫劉郎的人,現在只剩下半彎的月亮。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交織著詩人的情感和思緒。詩人通過描繪海山疊翠、夕陽殷雨云堆雪等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多變。在這個自然背景下,鷓鴣的鳴叫聲和蠻花的綻放增添了一絲野趣和生機。
詩人以第一人稱描述自己與扁舟共處在江上,通過這種親身經歷的方式,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和矛盾。東風落酒,憑借著詩人的情感共鳴,展現了愁緒難以言表的心境。
詩人的感嘆誰教春夢分胡越,表達了對離別和隔閡的思念和無奈。碧城芳草應銷歇,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消逝,與詩人曾經認識的劉郎相提并論,抒發了對逝去時光和友情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景寫情,以景映情,將自然景色融入到詩人的情感之中,展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力和抒情能力。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情感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對離別、流逝和人情世故的思考和感慨。
“江上兩萍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luò tuò yī hú zhū
醉落魄/一斛珠
hǎi shān dié cuì.
海山疊翠。
xī yáng yīn yǔ yún duī xuě.
夕陽殷雨云堆雪。
zhè gū shēng lǐ mán huā fā.
鷓鴣聲里蠻花發。
wǒ gòng piān zhōu, jiāng shàng liǎng píng yè.
我共扁舟,江上兩萍葉。
dōng fēng luò jiǔ chóu nán shuō.
東風落酒愁難說。
shuí jiào chūn mèng fēn hú yuè.
誰教春夢分胡越。
bì chéng fāng cǎo yīng xiāo xiē.
碧城芳草應銷歇。
céng shí liú láng, wéi yǒu bàn wān yuè.
曾識劉郎,惟有半彎月。
“江上兩萍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