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端玉箸更銀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筆端玉箸更銀鉤”全詩
兒輩政憂書種斷,靈膠忽至鳳麟洲。
分類:
作者簡介(葛立方)
《張千里惠詩次韻》葛立方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葛立方的《張千里惠詩次韻》。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筆端玉箸更銀鉤,
胸次三墳得九丘。
兒輩政憂書種斷,
靈膠忽至鳳麟洲。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名叫張千里的人物,他是一位才華出眾的文人。他用玉箸代指筆尖,用銀鉤形容他的筆法犀利而精妙。詩中提到他的胸次,指的是他的胸懷和志向。他能夠在三個墳墓(指祖先或前輩)的基礎上,獲得九個墳墓的成就,暗示他在文學創作上有著卓越的成就。然而,他的后代卻因為政治上的困擾而無法繼續他的學問傳承,書籍的種植被中斷。最后,靈膠忽然到達鳳麟洲,表明他的才華和名聲超越了傳統的地域限制,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張千里的才華和文學成就。通過對他的筆法的描繪,詩人表達了他的文辭之妙。詩中的"筆端玉箸更銀鉤"一句,用寶貴的玉箸和鋒利的銀鉤來比喻他的筆,強調了他精湛的書法技藝。"胸次三墳得九丘"的描述,揭示了他在文學創作上的卓越成就,通過對祖先的敬仰和傳統文化的積淀,他達到了更高的境界。然而,詩人同時也表達了對后代困境的憂慮,政治紛爭使得他的子孫無法繼續他的學問傳統。最后,"靈膠忽至鳳麟洲"的意象,傳遞出張千里的聲名在更廣闊的地域得到認可,他的才華超越了地域的限制。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張千里的稱贊和憂慮,展現了他的文學才華和傳統文化的延續問題。詩人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張千里的卓越成就和他所面臨的困境,同時也表達了對后人繼承文化傳統的期望與關切。
“筆端玉箸更銀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qiān lǐ huì shī cì yùn
張千里惠詩次韻
bǐ duān yù zhù gèng yín gōu, xiōng cì sān fén dé jiǔ qiū.
筆端玉箸更銀鉤,胸次三墳得九丘。
ér bèi zhèng yōu shū zhǒng duàn, líng jiāo hū zhì fèng lín zhōu.
兒輩政憂書種斷,靈膠忽至鳳麟洲。
“筆端玉箸更銀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