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冠與歸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彈冠與歸老”全詩
逢時身已病,憂國志彌忠。
廊廟訏謨外,丘園夢寐中。
彈冠與歸老,盛節有初終。
分類: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故致政參政大資張公挽詞三首》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致政參政大資張公挽詞三首》是宋代文學家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益部煩分陜,金陵起御戎。
逢時身已病,憂國志彌忠。
廊廟訏謨外,丘園夢寐中。
彈冠與歸老,盛節有初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張公的懷念和對國家的憂慮之情。張公是指張商英,字大資,是韓元吉的朋友和政治盟友。詩中描繪了作者身處朝廷之中,為政煩憂,同時又感嘆時光荏苒,自己身體已經病弱,但對國家的憂慮和忠誠之心更加堅定不移。作者在宮廷中聽到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議論,也夢到了丘園的景色,這些都使他感到心煩意亂。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夠安享晚年,同時也意味著盛年的節日有始有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作者自身的身世和感受,展現了宋代士人在政治斗爭和憂國忠誠之間的掙扎。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衰的關切和對政治現實的失望,對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的思考。作者用簡練的語言,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堅定和憂慮。詩中的"盛節有初終"一句,意味著人生的盛年終將過去,也可以理解為國家的盛世終將衰退,暗示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洞察。
這首詩詞充滿了對國家、時光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宋代士人的憂國情懷和對時代的矛盾感。通過詩詞的抒發,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也能夠從中體味到人生的短暫和歷史的變遷。
“彈冠與歸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zhì zhèng cān zhèng dà zī zhāng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故致政參政大資張公挽詞三首
yì bù fán fēn shǎn, jīn líng qǐ yù róng.
益部煩分陜,金陵起御戎。
féng shí shēn yǐ bìng, yōu guó zhì mí zhōng.
逢時身已病,憂國志彌忠。
láng miào xū mó wài, qiū yuán mèng mèi zhōng.
廊廟訏謨外,丘園夢寐中。
dàn guān yǔ guī lǎo, shèng jié yǒu chū zhōng.
彈冠與歸老,盛節有初終。
“彈冠與歸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