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山歌惠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閩山歌惠政”全詩
閩山歌惠政,蜀道憺威名。
逝矣嗟天命,誰歟總國成。
弟兄無六十,殄瘁亦堪驚。
分類: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故端明尚書汪公挽詞二首》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故端明尚書汪公挽詞二首》
作者:韓元吉
朝代:宋代
詩詞原文:
獻納高門地,君王識履聲。
閩山歌惠政,蜀道憺威名。
逝矣嗟天命,誰歟總國成。
弟兄無六十,殄瘁亦堪驚。
中文譯文:
獻納高門地,君王領略其聲音。
閩山歌頌著仁政,蜀道傳頌著威名。
逝去了,唉天命啊,誰能將國家統一。
弟兄們未到六十,卻已經疲憊不堪,令人驚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韓元吉為故端明尚書汪公所作的挽詞,表達了對逝去的汪公的懷念之情和對時局的憂慮。
首先,詩中提到了獻納高門地,意指汪公的才華和品德高尚,使君王能夠聽到他的聲音,意味著他的言行受到朝廷的重視和認可。
接著,詩中以閩山和蜀道為代表,頌揚了汪公在兩地的政績和聲望。閩山歌惠政,表明汪公在閩地推行了仁政,受到百姓的贊頌。蜀道憺威名,蜀道是指四川的交通要道,說明汪公在蜀地樹立了威望,被人們所敬仰。
然而,詩人在接下來表達了對汪公逝去的悲傷和對國家前途的擔憂。詩句中的"逝矣嗟天命"表達了對逝去的汪公的惋惜之意,感嘆命運的無常。"誰歟總國成"則表達了對國家統一的期盼,希望能有人能夠繼承汪公的遺志,統一整個國家。
最后兩句詩意深沉,表達了對弟兄們的憂慮。詩中提到弟兄們未到六十,卻已經疲憊不堪,殫精竭慮。這里的弟兄們可以理解為汪公的支持者和追隨者,他們雖然年紀尚輕,但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磨難。
整首詩通過對汪公的頌揚和對時局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對逝去的功臣的懷念之情以及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同時,也凸顯了社會動蕩時期人們對有識之士的渴望和對戰亂年代的痛惜。
“閩山歌惠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duān míng shàng shū wāng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故端明尚書汪公挽詞二首
xiàn nà gāo mén dì, jūn wáng shí lǚ shēng.
獻納高門地,君王識履聲。
mǐn shān gē huì zhèng, shǔ dào dàn wēi míng.
閩山歌惠政,蜀道憺威名。
shì yǐ jiē tiān mìng, shuí yú zǒng guó chéng.
逝矣嗟天命,誰歟總國成。
dì xiōng wú liù shí, tiǎn cuì yì kān jīng.
弟兄無六十,殄瘁亦堪驚。
“閩山歌惠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