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鋒詔下合俱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追鋒詔下合俱還”全詩
舉頭但覺來風月,著足何妨涉阓闤。
振廩功成聊共醉,追鋒詔下合俱還。
須知蒼翠看不盡,輸我巖居畫掩關。
分類: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次韻張子儀倉司展翠亭》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張子儀倉司展翠亭》是宋代詩人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官事常忙心自閑,
故應拄笏為西山。
舉頭但覺來風月,
著足何妨涉閽閂。
振廩功成聊共醉,
追鋒詔下合俱還。
須知蒼翠看不盡,
輸我巖居畫掩關。
中文譯文:
官員們事務繁忙,而我內心卻自在閑適,
因此我應該拄著拐杖去西山。
抬頭望去,只覺得風景如畫,
走到哪里都沒有關卡的阻礙。
取得成就后,我們可以暢飲暢醉,
追隨君王的詔令一同回歸。
須知,青山翠綠的美景看不盡,
輸給我住在巖洞中畫卷遮掩的關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官員和自己的不同生活狀態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閑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官員們忙于處理各種公務,而詩人卻選擇了遠離塵囂,去西山拄著拐杖漫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他抬頭仰望,感受到了風景的美麗,無論到哪里,都沒有任何阻礙。這里的閽閂和關隘可以理解為現實生活中的束縛和限制,而詩人在描述自己的生活時,意味著他能夠自由自在地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詩中還提到了振廩和追鋒,這是指官員們完成了任務獲得了成就后,可以放松心情,共同慶祝。振廩是指為百姓張羅糧食,追鋒是指追隨君王的詔令,一同回歸宮廷。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自豪和自信。他告訴人們,青山翠綠的美景是無窮無盡的,而他所住的巖洞中的畫卷遮掩的關隘,輸給了這些美景。這里的畫掩關意味著詩人所創作的詩詞和藝術作品無法與真實的自然景色相媲美,詩人謙遜地表示自己的藝術無法完全表達出自然界的美妙。
整首詩意境高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閑適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藝術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追鋒詔下合俱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āng zi yí cāng sī zhǎn cuì tíng
次韻張子儀倉司展翠亭
guān shì cháng máng xīn zì xián, gù yīng zhǔ hù wèi xī shān.
官事常忙心自閒,故應拄笏為西山。
jǔ tóu dàn jué lái fēng yuè, zhe zú hé fáng shè huì huán.
舉頭但覺來風月,著足何妨涉阓闤。
zhèn lǐn gōng chéng liáo gòng zuì, zhuī fēng zhào xià hé jù hái.
振廩功成聊共醉,追鋒詔下合俱還。
xū zhī cāng cuì kàn bù jìn, shū wǒ yán jū huà yǎn guān.
須知蒼翠看不盡,輸我巖居畫掩關。
“追鋒詔下合俱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