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懸知水面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寺懸知水面開”全詩
一夜寒聲喧客枕,卻疑風雨轉山來。
分類: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宿石橋聞水聲》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石橋聞水聲》是宋代詩人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橋曲折渡千回,
古寺懸知水面開。
一夜寒聲喧客枕,
卻疑風雨轉山來。
詩意:
這首詩以夜晚宿在石橋上聽水聲為主題,通過描繪橋、寺、水和自然現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思考和感受。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達出一種寂靜與動蕩、真實與虛幻的情感對比,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賞析:
首句“野橋曲折渡千回”,描繪了橋梁的曲折形態,形象生動地展示了橋的特點,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曲折和變化。第二句“古寺懸知水面開”,以寺廟為背景,通過“水面開”的形象來表達水流的寬廣,暗示了寺廟所在地的山水之美。
接下來的兩句“一夜寒聲喧客枕,卻疑風雨轉山來”描繪了夜晚的景象。詩人在寒冷的夜晚聽到了水聲,這聲音在靜謐的夜晚顯得格外清晰,喧響在寂靜的環境中,增強了寒冷的氛圍。詩人甚至開始懷疑這個聲音是否是由風雨轉山來。這里使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驚嘆之情。
整首詩的意境清新自然,通過對橋、寺、水的描繪,以及對自然現象的想象和思考,營造出了一種寧靜而凄美的氛圍。通過這種寫景的手法,詩人抒發了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生活和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古寺懸知水面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shí qiáo wén shuǐ shēng
宿石橋聞水聲
yě qiáo qū zhé dù qiān huí, gǔ sì xuán zhī shuǐ miàn kāi.
野橋曲折渡千回,古寺懸知水面開。
yī yè hán shēng xuān kè zhěn, què yí fēng yǔ zhuǎn shān lái.
一夜寒聲喧客枕,卻疑風雨轉山來。
“古寺懸知水面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