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聲樹杪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聲樹杪回”全詩
歲華行老矣,午夢思悠哉。
碌碌甘捐棄,時時幸往來。
不才詩有債,多病酒為媒。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和宋永兄愛日樓見寄八首》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宋永兄愛日樓見寄八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黃公度。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野意樓前滿,秋聲樹杪回。
在野外的意境樓前充滿了景色,秋天的聲音回蕩在樹梢之間。
歲華行老矣,午夢思悠哉。
歲月的光陰已經逝去,年華漸漸老去,午后的夢想思緒悠遠。
碌碌甘捐棄,時時幸往來。
雖然生活平凡,但依然樂意舍棄,時常有幸來往。
不才詩有債,多病酒為媒。
我并非才情出眾,但詩歌卻負有一定的債務,常常借酒消愁。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公度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自身命運的思考。他在野外的樓前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秋天的聲音在樹梢回蕩,給他帶來了一種靜謐的心境。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歲月已經過去,然而他仍然懷抱著一份寬慰的心情,午后的夢想思緒悠遠,仍然有幸福的來往。他承認自己并非才華出眾,但他的詩歌卻負有一定的債務,借酒消愁。整首詩詞流露出一種豁達從容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平凡和磨難,仍然能夠保持一份寬慰和樂觀的心情,以及對詩歌創作的堅持和熱愛。
黃公度是宋代的一位詩人,他的詩作以清新自然、豁達灑脫的風格著稱。這首詩詞展現了他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感受以及對生活的深思熟慮,同時表達了他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秋聲樹杪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òng yǒng xiōng ài rì lóu jiàn jì bā shǒu
和宋永兄愛日樓見寄八首
yě yì lóu qián mǎn, qiū shēng shù miǎo huí.
野意樓前滿,秋聲樹杪回。
suì huá xíng lǎo yǐ, wǔ mèng sī yōu zāi.
歲華行老矣,午夢思悠哉。
lù lù gān juān qì, shí shí xìng wǎng lái.
碌碌甘捐棄,時時幸往來。
bù cái shī yǒu zhài, duō bìng jiǔ wèi méi.
不才詩有債,多病酒為媒。
“秋聲樹杪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