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時不復為身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憂時不復為身謀”全詩
枌榆故國三千里,桃李新陰四十州。
談笑折沖無鼠輩,平生推轂盡清流。
急面整頓乾坤了,鳴玉槐庭要黑頭。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方帥務德生朝三首》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方帥務德生朝三首》是宋代詩人黃公度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別帝城今幾秋,
憂時不復為身謀。
枌榆故國三千里,
桃李新陰四十州。
談笑折沖無鼠輩,
平生推轂盡清流。
急面整頓乾坤了,
鳴玉槐庭要黑頭。
詩意:
這首詩以詩人離開帝都已有多年為背景,表達了他對時光的感慨和對自己成就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故國的景物和自己的經歷,表達了對故國的眷戀和對新生活的期待。詩人以自己的經歷和追求,呼喚著改變現狀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決心。
賞析:
這首詩詞以豐富的意象和深層次的表達展現了詩人的思想情感。下面對每一節詩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節詩:“一別帝城今幾秋,憂時不復為身謀。”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已離開帝都多年的時間,對過去的憂慮和對未來的追求。詩人對時光的流逝感到憂慮,但他也不再為個人的私利而憂慮。
第二節詩:“枌榆故國三千里,桃李新陰四十州。”
通過描繪故國的景物,詩人表達了對故國的眷戀和對新生活的期待。枌榆和桃李分別象征著舊時代和新時代,詩人希望能夠在新的環境中獲得新的機遇。
第三節詩:“談笑折沖無鼠輩,平生推轂盡清流。”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的追求和態度。詩人希望能夠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談笑折沖,不與平庸之輩為伍。他追求清流,追求卓越,將一生都奉獻給追求更高境界的事業。
第四節詩:“急面整頓乾坤了,鳴玉槐庭要黑頭。”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改變現狀的迫切愿望和對追求更高境界的決心。詩人希望能夠改變現狀,整頓社會的乾坤。他渴望在行動中發出響亮的聲音,為自己的信念而奮斗。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望,展現了他對追求卓越和改變現狀的決心。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的表達,詩人呼喚著改變和進步的力量,體現了個人的追求和社會的關懷。
“憂時不復為身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g shuài wù dé shēng cháo sān shǒu
方帥務德生朝三首
yī bié dì chéng jīn jǐ qiū, yōu shí bù fù wèi shēn móu.
一別帝城今幾秋,憂時不復為身謀。
fén yú gù guó sān qiān lǐ, táo lǐ xīn yīn sì shí zhōu.
枌榆故國三千里,桃李新陰四十州。
tán xiào zhé chōng wú shǔ bèi, píng shēng tuī gǔ jǐn qīng liú.
談笑折沖無鼠輩,平生推轂盡清流。
jí miàn zhěng dùn qián kūn le, míng yù huái tíng yào hēi tóu.
急面整頓乾坤了,鳴玉槐庭要黑頭。
“憂時不復為身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