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雁影逐春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且看雁影逐春歸”全詩
明朝已辦椒花頌,相對一尊忘是非。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和宋永兄罷官還家途中見寄四絕》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黃公度創作的《和宋永兄罷官還家途中見寄四絕》。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比人心驚歲移,
且看雁影逐春歸。
明朝已辦椒花頌,
相對一尊忘是非。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黃公度在宋永兄罷官歸家的路上所見所感。詩人通過描繪不同于人們為歲月的遷移而感到焦慮不安的心情,以及觀察到雁群在春天回歸時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界變化和遷徙的淡然態度。在最后兩句中,詩人提到朝廷已經慶祝了明天的到來,而他與宋永兄則相對飲酒,忘卻是非。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界和人事的對比。首句"不比人心驚歲移"表達了詩人對于歲月的轉換和變遷不帶有焦慮和驚慌的心態。接著,詩人通過"且看雁影逐春歸"這一景象描繪了雁群在春季歸來的美妙場景,以自然界的律動來對比人世間的紛繁變化。詩的后兩句則展現了詩人與宋永兄的友誼和對現實的超脫。明朝已經舉行慶祝活動,而他們卻相對飲酒,宴飲之間忘卻了塵世的是非紛爭。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對于歲月變遷和人事紛擾的淡然態度,借助自然景象和友誼之酒,表達了對于寧靜和超脫的追求。這種生活態度和情感表達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較為常見,體現了他們對于自然與人情的思考和追求。
“且看雁影逐春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òng yǒng xiōng bà guān huán jiā tú zhōng jiàn jì sì jué
和宋永兄罷官還家途中見寄四絕
bù bǐ rén xīn jīng suì yí, qiě kàn yàn yǐng zhú chūn guī.
不比人心驚歲移,且看雁影逐春歸。
míng cháo yǐ bàn jiāo huā sòng, xiāng duì yī zūn wàng shì fēi.
明朝已辦椒花頌,相對一尊忘是非。
“且看雁影逐春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