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舊家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堪回首舊家山”全詩
更度桑乾隔并土,不堪回首舊家山。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赴南恩道間和楊體南三首》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赴南恩道間和楊體南三首》是宋代黃公度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離開家鄉南下赴任的情景,表達了對離別故土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
白鷗應怪舊盟寒,
斗粟低徊真強顏。
更度桑乾隔并土,
不堪回首舊家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別家鄉、赴任南方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的心情和環境的變化來表達情感。
首句“白鷗應怪舊盟寒”,表達了詩人與故鄉的深厚情誼,白鷗代表著故鄉的景象和記憶。詩人離開故鄉后,白鷗也感到舊時的盟約已經冷淡了。這句話揭示了詩人對故土的眷戀和對離別的痛苦。
第二句“斗粟低徊真強顏”,描繪了詩人心情的起伏和內心的堅強。斗粟是一種粗糙的糧食,低徊表示詩人的情緒低落。然而,詩人仍然堅持著微笑、強顏歡笑,展示出他面對離別困境時的堅定和勇敢。
第三句“更度桑乾隔并土”,表達了詩人離開家鄉后所經歷的距離和隔閡。桑乾是兩地之間的河流,它代表著離別的隔閡和困難。詩人在離別的過程中渡過了桑乾河,感受到了故土與新地之間的差異。
最后一句“不堪回首舊家山”,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不舍。詩人回望過去,發現故鄉的山川已經變得陌生,他不愿意再去回憶過去的故鄉景象,因為那樣會帶來更多的離愁和傷感。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的離別、內心的掙扎和對故鄉的思念,表達了人在離鄉背井的時刻所經歷的情感起伏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人堅定的面對離別,展示了他的堅強和樂觀,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和對未來的希望。
“不堪回首舊家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nán ēn dào jiān hé yáng tǐ nán sān shǒu
赴南恩道間和楊體南三首
bái ōu yīng guài jiù méng hán, dòu sù dī huí zhēn qiǎng yán.
白鷗應怪舊盟寒,斗粟低徊真強顏。
gèng dù sāng gān gé bìng tǔ, bù kān huí shǒu jiù jiā shān.
更度桑乾隔并土,不堪回首舊家山。
“不堪回首舊家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