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欲問小乘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來欲問小乘禪”全詩
忽憶去年秋夜話,共聽風雨不成眠。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贈延福端老二絕》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延福端老二絕》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探討了禪宗思想,并借以表達對過去友誼的懷念之情。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贈延福端老二絕》中文譯文:
我前來欲問有關小乘禪,
心中慚愧塵埃未了緣。
忽然想起去年秋夜曾談心,
共同聆聽風雨卻無法成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詩人的視角表達了對禪宗的探索和對友誼的珍視之情。詩人表示自己前來想要探討小乘禪宗的教義,但他深感自己的修行之路仍然未能超脫塵埃,尚未達到禪宗所追求的境界。
接著,詩人忽然回憶起去年的秋夜,他與朋友們一起暢談心事。大家共同傾聽著風雨之聲,卻無法入眠。這種夜晚的經歷讓他感受到了深刻的情感共鳴和心靈的交流。
整首詩詞通過對禪宗和友誼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內心境界和人際關系的思考。他在禪宗上的探索中感到自己仍有不足,同時他也懷念著與朋友們的寶貴時刻,這些時刻在風雨中共同聆聽和分享心聲,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和心靈的契合。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通過禪宗與友誼的交織,表達了人生追求境界和人際關系的復雜性,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我來欲問小乘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yán fú duān lǎo èr jué
贈延福端老二絕
wǒ lái yù wèn xiǎo chéng chán, cán kuì chén āi wèi liǎo yuán.
我來欲問小乘禪,慚愧塵埃未了緣。
hū yì qù nián qiū yè huà, gòng tīng fēng yǔ bù chéng mián.
忽憶去年秋夜話,共聽風雨不成眠。
“我來欲問小乘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