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客愁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奈客愁何”全詩
日長花欲睡,風軟幕微波。
萬戶茅柴酒,一聲欸乃歌。
天涯春漫好,無奈客愁何。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春思》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思》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春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思念和對客居他鄉的愁苦之情。
詩中寫道,紅色的春花已經進入西園,而青蔥的春草則回歸平野。春天的陽光逐漸變長,花兒顯露出困倦的神態,微風輕拂著帷幕,泛起微弱的波紋。在這樣的春天里,萬戶人家享用著茅屋和柴火,歡聚一堂,高聲歌唱。然而,對于客居他鄉的詩人來說,雖然天涯的春天如此美好,卻無法擺脫心中的愁苦之情。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詩人通過對紅花和青草的描繪,以及對陽光、風和帷幕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和生動的場景。
然而,詩人不僅僅是在描繪春天,他將自己的思緒融入其中。詩人身處他鄉,思念故鄉的春天,對于他來說,即使天涯的春天再美好,也無法消解他內心的愁苦和思鄉之情。這種愁苦和思鄉之情通過對比的手法,使詩中的春天更加鮮明而深刻。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麗景象,同時表達了詩人對故鄉春天的思念和對客居他鄉的愁苦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寫,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春天的美好相結合,使詩詞充滿了詩意和情感。
“無奈客愁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sī
春思
hóng rù xī yuán zǎo, qīng guī píng yě duō.
紅入西園早,青歸平野多。
rì zhǎng huā yù shuì, fēng ruǎn mù wēi bō.
日長花欲睡,風軟幕微波。
wàn hù máo chái jiǔ, yī shēng ǎi nǎi gē.
萬戶茅柴酒,一聲欸乃歌。
tiān yá chūn màn hǎo, wú nài kè chóu hé.
天涯春漫好,無奈客愁何。
“無奈客愁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