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輿暮雨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籃輿暮雨中”全詩
時難寸心異,歲晚一樽同。
畫角寒云外,籃輿暮雨中。
歸來狎兒女,殘燭耿紗籠。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陪孫使君宴歸路口占呈應求宋永二兄》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陪孫使君宴歸路口占呈應求宋永二兄》是宋代黃公度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在朝堂紛爭之中,詩人黃公度與友人孫使君共享宴樂之時的情景和心境。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黃公度陪伴孫使君歸途中的情景。五馬馳騁,風流自在,宴會氣氛歡笑洋溢,升平安定之境使他們感到愉悅。然而,時局艱難,內心感受卻與外在景象截然不同。歲末時節,他們共飲一杯酒,以表達彼此的情誼。歸途中,他們經過畫角聲飄蕩的寒云之外,也頂著蔓延的暮雨。最終回到家中,狎兒女們歡迎他們的歸來,但家中只留下殘燭和伴著思念的紗籠。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情景,通過對馳騁的五馬、歡笑的宴會和歸途中的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種宴樂之中的逍遙快樂。然而,在這歡樂的外表之下,詩人通過筆觸流露出內心的苦悶和憂慮。時局艱難,使得他們內心感到異樣,歸途中的寒云和暮雨也是對這種憂慮的象征。最后,回到家中,他們面對的是殘燭和紗籠,這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離別的傷感。
這首詩通過對表面景象和內心情感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在時局動蕩中的矛盾心境。即使在歡樂的時刻,他們仍然不能忘記內心的憂慮和對家人的思念,這增添了詩中的情感層次和意境。整首詩語言簡練,畫面感強烈,通過對物象的描寫,展示了作者的感情體驗和生活體驗,給人以雋永而深刻的印象。
“籃輿暮雨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i sūn shǐ jūn yàn guī lù kǒu zhàn chéng yīng qiú sòng yǒng èr xiōng
陪孫使君宴歸路口占呈應求宋永二兄
wǔ mǎ fēng liú zài, shēng píng xiào lè kōng.
五馬風流在,升平笑樂空。
shí nán cùn xīn yì, suì wǎn yī zūn tóng.
時難寸心異,歲晚一樽同。
huà jiǎo hán yún wài, lán yú mù yǔ zhōng.
畫角寒云外,籃輿暮雨中。
guī lái xiá ér nǚ, cán zhú gěng shā lóng.
歸來狎兒女,殘燭耿紗籠。
“籃輿暮雨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