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持容德嬪天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早持容德嬪天族”全詩
早持容德嬪天族,誰信艱勤老我生。
雙鶴蹁躚來吊客,一牛贔屭得佳城。
人間毫發有遺恨,五桂才看一桂榮。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挽趙若愚母》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趙若愚母
孟母與陶母,相鄰而居,象征著各自家庭的美好與親近。他們家的孩子們都是才華出眾的人才,就像祥瑞的麟鳳一樣。我在年輕時就秉持著崇高的美德,天生就是高貴的家族的一員。可是,誰會相信我這個年邁的人經歷了多少辛勤努力才養育了自己的子女呢?
如今,我孤身一人,只有一對鳳凰鳥在輕盈地飛舞,來慰問孤寂的我;只有一頭雄壯的牛,得到了美好的榮華,它是我唯一的驕傲。人世間,即使一根毫發,也有著無盡的遺憾;而五桂之榮耀,也只能看到一桂而已。
趙若愚的母親已經去世,這首詩是他為了悼念母親而作。詩中通過描繪孟母與陶母的美好家庭和孝順的形象,以及作者自身的努力和不幸的遭遇,表達了對母親的深深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慨。詩詞中的鳳凰、牛、毫發和五桂等象征性的意象,增添了詩意的深度和張力。整首詩流暢而感人,通過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母愛和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引發人們對親情和生命的思考。
“早持容德嬪天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zhào ruò yú mǔ
挽趙若愚母
mèng mǔ lín xī táo mǔ bīn, xiáng lín wēi fèng gè cái míng.
孟母鄰兮陶母賓,祥麟威鳳各才名。
zǎo chí róng dé pín tiān zú, shuí xìn jiān qín lǎo wǒ shēng.
早持容德嬪天族,誰信艱勤老我生。
shuāng hè pián xiān lái diào kè, yī niú bì xì dé jiā chéng.
雙鶴蹁躚來吊客,一牛贔屭得佳城。
rén jiān háo fà yǒu yí hèn, wǔ guì cái kàn yī guì róng.
人間毫發有遺恨,五桂才看一桂榮。
“早持容德嬪天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