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交親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與交親會”全詩
倚杖云離月,垂簾竹有霜。
回風生遠徑,落葉颯長廊。
一與交親會,空貽別后傷。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同苗員外宿薦福寺僧舍》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苗員外宿薦福寺僧舍》是李端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一個涼爽的秋夜中在薦福寺的僧舍中與苗員外相會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潘安秋興動,
秋天的興致被激發,
涼夜宿僧房。
在涼爽的夜晚住在僧舍。
倚杖云離月,
倚著拐杖看云離開月亮,
垂簾竹有霜。
簾子垂下,竹子上有霜。
回風生遠徑,
迎風吹來長遠的小徑,
落葉颯長廊。
落葉聲響,長廊空寂。
一與交親會,
與朋友相聚,
空貽別后傷。
遺憾的是,離別后只能空悲傷。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在薦福寺的夜晚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來表達寂寞和離別的感受。詩中涼夜、竹霜、落葉等描寫烘托出悲涼的氛圍,折射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離別之痛。整首詩以寥寥數語點出詩人心境,寓情于景,表達出一種對時光流轉和人生遭遇的感慨。
“一與交親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miáo yuán wài sù jiàn fú sì sēng shè
同苗員外宿薦福寺僧舍
pān ān qiū xìng dòng, liáng yè sù sēng fáng.
潘安秋興動,涼夜宿僧房。
yǐ zhàng yún lí yuè, chuí lián zhú yǒu shuāng.
倚杖云離月,垂簾竹有霜。
huí fēng shēng yuǎn jìng, luò yè sà cháng láng.
回風生遠徑,落葉颯長廊。
yī yǔ jiāo qīn huì, kōng yí bié hòu shāng.
一與交親會,空貽別后傷。
“一與交親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