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動客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風動客衣”全詩
露華侵坐冷,星宿傍檐稀。
樓迥鐘聲隱,更長燭影微。
年來倦奔走,早覺利名非。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迓泉守晚宿囊山》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迓泉守晚宿囊山》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林、秋風和夜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于名利繁忙生活的厭倦與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
詩中描繪了山林的景色,"山木轉斜暉,秋風動客衣",通過描寫傾斜的山木和吹動客人衣袂的秋風,展現了山林的靜謐和秋天的涼爽。接著,詩人描述了夜晚的場景,"露華侵坐冷,星宿傍檐稀",描繪了露珠的寒冷和天空中稀疏的星宿,增加了夜晚的寂靜感。
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選擇了守晚宿囊山,遠離塵囂的生活。"樓迥鐘聲隱,更長燭影微",表達了詩人遠離喧囂城市,置身于高樓之中,聽到遙遠鐘聲的隱約,看到燭光微弱的倒影。這些描寫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寧靜。
最后兩句"年來倦奔走,早覺利名非",表達了詩人對于多年奔波追求名利的疲憊和對名利的領悟。詩人在感嘆歲月的流逝中,意識到名利并非人生的終極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追求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清新的意象描繪了山林和夜晚的景色,通過對自然的描繪來表達了詩人對喧囂生活的厭倦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借以抒發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傳達了人們對于內心寧靜與追求真正價值的重要性的思考。
“秋風動客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 quán shǒu wǎn sù náng shān
迓泉守晚宿囊山
shān mù zhuǎn xié huī, qiū fēng dòng kè yī.
山木轉斜暉,秋風動客衣。
lù huá qīn zuò lěng, xīng xiù bàng yán xī.
露華侵坐冷,星宿傍檐稀。
lóu jiǒng zhōng shēng yǐn, gèng zhǎng zhú yǐng wēi.
樓迥鐘聲隱,更長燭影微。
nián lái juàn bēn zǒu, zǎo jué lì míng fēi.
年來倦奔走,早覺利名非。
“秋風動客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