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馀來燕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公馀來燕宜”全詩
形勝供臨眺,公馀來燕宜。
江橫睥睨闊,山入綺疏奇。
風月本無價,君侯況有詩。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和章守三詠·右披云樓》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章守三詠·右披云樓》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一座飛樓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贊美和身臨其境的感受。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右披云樓,形勝供臨眺,
公馀來燕宜。
江橫睥睨闊,山入綺疏奇。
風月本無價,君侯況有詩。
譯文:
飛樓橫跨險峻的城堞上,
云霧曉時緩緩展開。
景色如此秀麗,值得閑暇時光前來游覽。
江水橫流,眺望無垠;
山巒隱現,景色繁雜而奇特。
美麗的風景和明月自有無法估量的價值,
君侯之中更何嘗不有詩才。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飛樓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贊美和向往,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愜意和對藝術的追求。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獨特之處,強調了風景的無價之美。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文人士人的贊頌,認為君侯之中更應該有人能夠創作出優美的詩篇。
賞析:
《和章守三詠·右披云樓》以描繪飛樓為主題,將景色的美麗展現在讀者面前。詩人通過描繪飛樓橫跨險峻的城堞上,云霧緩緩展開的場景,給人一種壯麗的感受。江水橫流、山巒隱現,將江山美景盡收眼底。詩人用簡練的語言勾勒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觀,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文人才情的贊美,認為具有君侯之位的人,更應該有能力創作出優美的詩篇。整首詩意境高遠,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美景和詩歌的熱愛,同時也凸顯了作者對藝術追求的追尋精神。
“公馀來燕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āng shǒu sān yǒng yòu pī yún lóu
和章守三詠·右披云樓
fēi lóu kuà wēi dié, yún wù xiǎo pī pī.
飛樓跨危堞,云霧曉披披。
xíng shèng gōng lín tiào, gōng yú lái yàn yí.
形勝供臨眺,公馀來燕宜。
jiāng héng pì nì kuò, shān rù qǐ shū qí.
江橫睥睨闊,山入綺疏奇。
fēng yuè běn wú jià, jūn hóu kuàng yǒu shī.
風月本無價,君侯況有詩。
“公馀來燕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