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絕救兵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外絕救兵來”全詩
世亂忠臣死,時清明主哀。
荒郊春草遍,故壘野花開。
欲為將軍哭,東流水不回。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過宋州》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過宋州》
朝代:唐代
作者:李端
睢陽陷虜日,外絕救兵來。
世亂忠臣死,時清明主哀。
荒郊春草遍,故壘野花開。
欲為將軍哭,東流水不回。
中文譯文:
經過宋州,睢陽城已經被敵人攻陷,
外面沒有援兵的到來。
當時世道混亂,忠臣們紛紛死去,
而當時的君主卻悲傷哀痛。
在荒涼的郊野,春草遍地,
故老的城壘上野花盛開。
我想為將軍們哭泣,
但東流的水卻無法倒流回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唐代時期的宋州(今河南商丘市)遭受外敵入侵的慘狀。城池被攻破,沒有得到援軍的支持,使得抵抗的努力變得無望。在這個動蕩的時代背景下,忠臣們不幸喪生,而君主則深感憂傷和悲痛。詩人通過描述荒涼的郊野和城壘上盛開的野花,展現了戰爭給這片土地帶來的破壞和荒蕪。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哀思之情,他想為將軍們流淚,但時間已逝,無法改變過去,如同東流的水一樣無法回頭。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戰亂時代的反思和對忠臣的悼念。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痛和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讓人感嘆歷史的滄桑和人世間的無常。
“外絕救兵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sòng zhōu
過宋州
suī yáng xiàn lǔ rì, wài jué jiù bīng lái.
睢陽陷虜日,外絕救兵來。
shì luàn zhōng chén sǐ, shí qīng míng zhǔ āi.
世亂忠臣死,時清明主哀。
huāng jiāo chūn cǎo biàn, gù lěi yě huā kāi.
荒郊春草遍,故壘野花開。
yù wèi jiāng jūn kū, dōng liú shuǐ bù huí.
欲為將軍哭,東流水不回。
“外絕救兵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