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月下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人月下看”全詩
潤松秋色凈,落澗夜聲寒。
委曲穿深竹,潺湲過遠灘。
圣朝無隱者,早晚罷漁竿。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賦得山泉送房造》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得山泉送房造
泉水山邊去,高人月下看。
潤松秋色凈,落澗夜聲寒。
委曲穿深竹,潺湲過遠灘。
圣朝無隱者,早晚罷漁竿。
【中文譯文】
山泉水從山腳流出,站在高處的人在月光下欣賞。
它濕潤著松樹,使秋天的景色更加明凈。
夜晚,泉水在深處的竹子中穿梭彎曲,
潺潺的流過遠處的灘地。
這個時代沒有隱士,他們早晚都要放下漁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山泉的景象和隱士的心境。
詩人通過描述泉水從山腳流出,高人站在山上欣賞它,展現了泉水美麗的景色。
泉水的流動使松樹更加綠意盎然,美化了秋天的景色。
在夜晚,泉水在竹子間穿梭,發出悅耳的聲音,表達出清幽和寒冷的感覺。
詩人再次強調了這個時代沒有隱士,他們不會追求隱居山林的生活,而是安于現實世界。
詩人用泉水和隱士的對比,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語言簡練,形象生動,通過描繪山泉的景象和隱士的心境,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感慨。詩的意境清新,既展現了自然山水的美,又抒發了對現實社會的思考。
“高人月下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dé shān quán sòng fáng zào
賦得山泉送房造
quán shuǐ shān biān qù, gāo rén yuè xià kàn.
泉水山邊去,高人月下看。
rùn sōng qiū sè jìng, luò jiàn yè shēng hán.
潤松秋色凈,落澗夜聲寒。
wěi qū chuān shēn zhú, chán yuán guò yuǎn tān.
委曲穿深竹,潺湲過遠灘。
shèng cháo wú yǐn zhě, zǎo wǎn bà yú gān.
圣朝無隱者,早晚罷漁竿。
“高人月下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