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窗不忍見南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釣窗不忍見南山”全詩
惆悵古今同此味,二陵風雨晉師還。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湖上寓居雜詠》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上寓居雜詠》是宋代詩人姜夔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寓居湖上的景象,并展示了他對歷史和時光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湖上寓居雜詠
釣窗不忍見南山,
下有三雛骨未寒。
惆悵古今同此味,
二陵風雨晉師還。
譯文:
站在釣窗前,不忍心看見南山,
腳下有三個雛鳥的尸骨還未冷透。
我感嘆古往今來人們都有同樣的感慨,
二陵風雨中晉朝的師長回來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寓居湖邊的情景作為背景,通過描述窗前的景象和表達個人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歷史的變遷。
首先,詩人站在釣窗前,卻不忍心去看南山。這種不忍之情可能源于詩人對自然的憐憫和對生命的敏感。接下來,詩人提到腳下的三個雛鳥的尸骨還未冷透,這暗示著生命的脆弱和易逝。這個景象使詩人產生了一種對生命的無常和短暫的深深憂慮。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惆悵之情,認為古往今來的人們都有相同的感慨。這種感慨可能是指對于生命的短暫和人世間的無常的思考,人們在不同的時代都會感嘆這種情況。
最后,詩人提及二陵風雨中晉朝的師長回來了。這句話可能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塵封的過去。風雨中的二陵代表了歷史的滄桑和歲月的洗禮,而晉朝的師長回來則象征著歷史的回歸和重現。通過這句話,詩人傳遞了對歷史和時光的思考,強調了歷史的循環和回歸。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湖上寓居的景象的描繪,以及對生命和歷史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讓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和歷史的價值,并引發共鳴。
“釣窗不忍見南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shàng yù jū zá yǒng
湖上寓居雜詠
diào chuāng bù rěn jiàn nán shān, xià yǒu sān chú gǔ wèi hán.
釣窗不忍見南山,下有三雛骨未寒。
chóu chàng gǔ jīn tóng cǐ wèi, èr líng fēng yǔ jìn shī hái.
惆悵古今同此味,二陵風雨晉師還。
“釣窗不忍見南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