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明年少行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得明年少行役”全詩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佇作春衫。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八》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八》
詩意:
這首詩是姜夔在宋代創作的作品,描述了他在除夜時分從石湖歸途中經過苕溪的情景。詩中描繪了桑間篝火燃燒,蠶繭已經定型的景象,卻讓作者感到陌生,因為他并不熟悉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然而,他心懷明年將年少輕狂的期待,希望能有機會再次來到這里,親手采摘桑葉,制作成潔白的春衫。
賞析:
這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作者所見所感,給人一種樸實自然的感覺。首先,桑間篝火和定型的蠶繭象征著豐收和勞動成果,呈現出一派農家樂園的景象。作者通過描述這種場景,展現了他對農業勞動的理解和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美。其次,作者在陌生的環境中感到一種陌生和不熟悉之感,這種感覺使他更加珍惜明年將要到來的時光,期待在那個時候能夠更加親近自然,更加了解這片土地。最后,作者表達了對明年的憧憬和期待,希望明年自己仍然年輕活力,有機會再次來到這里,親手采摘桑葉,制作成自己的春衫。這種期待和對未來的向往,使整首詩充滿了希望和生機。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農業勞動和自然環境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向往和期待。它通過描繪具體場景和展示作者的情感體驗,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對生活和美好未來的熱愛。
“但得明年少行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 yè zì shí hú guī tiáo xī qí bā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八
sāng jiān gōu huǒ què dìng cán, fēng tǔ xiāng chuán wǒ wèi ān.
桑間篝火卻定蠶,風土相傳我未諳。
dàn dé míng nián shào xíng yì, zhǐ cái bái zhù zuò chūn shān.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佇作春衫。
“但得明年少行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