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是不眠非守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是不眠非守歲”全詩
應是不眠非守歲,小客春意入燈花。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四》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四》
作者:姜夔(宋代)
千門列炬散林鴉,
兒女相思未到家。
應是不眠非守歲,
小客春意入燈花。
中文譯文:
千門之中,排列著燃燒的火炬,散落的烏鴉在林間飛舞,
兒女的相思之情還未到達家中。
這不眠之夜,似乎不是守歲之意,
小客人帶著春意,進入了燈花的世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除夕夜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在歸途中的思緒和感受。千家萬戶的門前點燃了火炬,夜空中烏鴉在飛舞,象征著熱鬧的除夕氛圍。然而,作者卻在思念兒女的路途中,還未到達家中。他認為這個不眠之夜,不僅僅是守歲的象征,而是帶有一種別樣的意味。小客人身上帶著春意,仿佛進入了一個花燈盛開的世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除夕夜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節日氛圍的感受。火炬和烏鴉的對比,使得詩中的景象更加生動形象。作者在路上思念兒女,表達了家人團聚的渴望和思念之情。而他對這個除夕夜的理解卻與眾不同,認為其中蘊含著春意和燈花的美好。這種思維的轉折,使得詩詞更富有意境和內涵,給人以深思。整首詩抓住了除夕夜的獨特氛圍,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讓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感受到除夕夜的特殊意義。
“應是不眠非守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 yè zì shí hú guī tiáo xī qí sì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四
qiān mén liè jù sàn lín yā, ér nǚ xiāng sī wèi dào jiā.
千門列炬散林鴉,兒女相思未到家。
yìng shì bù mián fēi shǒu suì, xiǎo kè chūn yì rù dēng huā.
應是不眠非守歲,小客春意入燈花。
“應是不眠非守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