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課文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閉門課文事”全詩
亭亭頭陀塔,高處白鳥棲。
白鳥忽飛去,春山空四圍。
南樓有佳人,再召且再辭。
閉門課文事,攖物深一機。
斯人不可致,白鳥會來歸。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春日書懷四首》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書懷四首》是宋代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日的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日書懷四首
武昌十萬家,
落日紫煙低。
亭亭頭陀塔,
高處白鳥棲。
白鳥忽飛去,
春山空四圍。
南樓有佳人,
再召且再辭。
閉門課文事,
攖物深一機。
斯人不可致,
白鳥會來歸。
譯文:
武昌有十萬家,
夕陽下紫色的煙霧低垂。
矗立著一座高高的頭陀塔,
高處有只白色的鳥兒棲息。
白鳥突然飛走,
春山中空無一人。
南樓有位美麗的女子,
再三召喚她也再三推辭。
我閉門苦讀文書之事,
心中藏著深邃的機謀。
這位心儀的人難以得到,
但白鳥會再次歸來。
詩意與賞析:
《春日書懷四首》以描繪春日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姜夔以武昌的繁華景象作為鋪墊,十萬家的煙火和夕陽下的紫色煙霧,營造出一種熱鬧而富有詩意的氛圍。
接著,詩人將目光轉向一座高聳的頭陀塔,形容塔尖上棲息著一只高處的白鳥。這里白鳥的形象象征著純潔和自由,增添了詩的意境,也預示著詩人內心情感的寄托。
然而,白鳥突然飛離,春山中只剩下空蕩蕩的四周。這種寂寥與孤獨的描繪,暗示了詩人內心的迷茫和無奈。
接下來,詩人將目光投向南樓,描述了樓中的佳人。這位美麗的女子在南樓中,被詩人多次召喚,卻多次推辭。這種間接的描寫增加了詩的神秘感和情感的曲折性,使讀者產生更多的遐想。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自身的境遇,他閉門苦讀,用心深思,但心儀的人卻難以得到。然而,詩人仍然堅信,白鳥終將會再次歸來,這里白鳥的再次出現象征著美好的希望和未來。
《春日書懷四首》以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的追求。詩中表達的思念之情和堅持不懈的信念,給予讀者以啟迪和鼓舞,使人們對生活保持樂觀的態度。
“閉門課文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shū huái sì shǒu
春日書懷四首
wǔ chāng shí wàn jiā, luò rì zǐ yān dī.
武昌十萬家,落日紫煙低。
tíng tíng tóu tuó tǎ, gāo chù bái niǎo qī.
亭亭頭陀塔,高處白鳥棲。
bái niǎo hū fēi qù, chūn shān kōng sì wéi.
白鳥忽飛去,春山空四圍。
nán lóu yǒu jiā rén, zài zhào qiě zài cí.
南樓有佳人,再召且再辭。
bì mén kè wén shì, yīng wù shēn yī jī.
閉門課文事,攖物深一機。
sī rén bù kě zhì, bái niǎo huì lái guī.
斯人不可致,白鳥會來歸。
“閉門課文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