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去后無歌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游人去后無歌鼓”全詩
游人去后無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湖上寓居雜詠 其四》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上寓居雜詠 其四》是宋代詩人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處處虛堂望眼寬,
荷花荷葉過欄干。
游人去后無歌鼓,
白水青山生晚寒。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姜夔居住在湖畔的景象。他的住所寬敞明亮,望眼所及都是虛堂空間,給人一種開闊的感覺。在欄桿上,荷花和荷葉在風中輕盈地飄過。然而,當游客離去后,這里再也聽不到歡快的歌聲和敲擊鼓聲,只剩下靜謐的白水和青山,夜晚的寒意逐漸生起。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湖畔居所的景象,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了一種寧靜、寬廣和孤寂的氛圍。首句“處處虛堂望眼寬”以虛堂的形象表達了空間的廣闊,并通過“望眼寬”強調了這種寬廣感的體驗。接下來的兩句“荷花荷葉過欄干”通過荷花和荷葉在欄桿上輕盈地飄過的形象,傳達了一種優雅和自然的美感。最后兩句“游人去后無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則展示了游客離去后湖畔的寂靜和凄涼之感,將詩詞的情感氛圍推向了高潮。
姜夔以簡短而有力的語言,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將讀者帶入了他居住的湖畔環境中,體驗到了其中的寧靜與孤寂。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情感的傳遞,喚起讀者內心深處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同時也展現了姜夔對于生活的感悟和對于離別的感懷。
“游人去后無歌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shàng yù jū zá yǒng qí sì
湖上寓居雜詠 其四
chǔ chù xū táng wàng yǎn kuān, hé huā hé yè guò lán gàn.
處處虛堂望眼寬,荷花荷葉過欄干。
yóu rén qù hòu wú gē gǔ, bái shuǐ qīng shān shēng wǎn hán.
游人去后無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
“游人去后無歌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