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前拋珓問龍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巖前拋珓問龍君”全詩
聞有高僧一誦咒,巖前拋珓問龍君。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齋后與金老铦樸翁聰自酌龍進而發》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齋后與金老铦樸翁聰自酌龍進而發》是宋代詩人姜夔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通過詩人的視角展示了自然和人文的美妙融合。
詩人在夏季的一個午后,坐在齋房里。從齋房的窗戶望出去,遠遠地可以看到青山的輪廓在云霧之間升騰。這里面傳來一位高僧的咒語聲,詩人好奇地拋下手中的珓(音樂器)去問詢龍君。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可以是:
齋房午后與金老铦樸翁一起,自行斟酌美酒,引發龍神進入。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觀察和對人文傳統的敬仰。夏季的景色給人以清新和舒適的感覺,山青云白的景象將人們的心境提升到一個高尚而神秘的層次。高僧的咒語聲仿佛與自然相融合,使人不禁想要去追尋那種超凡脫俗的境界。詩人拋下手中的珓,向龍君請教,表達了他對智慧和靈性的渴望。
這首詩通過景物描繪和人物對話,將自然和人文元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傳統信仰,詩人展示了他對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熱愛。整首詩以簡潔的筆觸和優雅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寧靜和內省的感受。
“巖前拋珓問龍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i hòu yǔ jīn lǎo xiān pǔ wēng cōng zì zhuó lóng jìn ér fā
齋后與金老铦樸翁聰自酌龍進而發
nián shí liù yuè hǎi yáng chén, yáo jiàn qīng shān qǐ bái yún.
年時六月海揚塵,遙見青山起白云。
wén yǒu gāo sēng yī sòng zhòu, yán qián pāo jiào wèn lóng jūn.
聞有高僧一誦咒,巖前拋珓問龍君。
“巖前拋珓問龍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