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洲相見訝無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橘洲相見訝無書”全詩
別路冷云散驛馬,望鄉喬木記吾廬。
湘中花月偏憐酒,淮左兒童待擁車。
凡我舊游君更歷,橘洲相見訝無書。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送左真州還長沙》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左真州還長沙》是宋代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送左真州還長沙
吳兒牽挽醉蓴鱸,
今日西歸略自如。
別路冷云散驛馬,
望鄉喬木記吾廬。
湘中花月偏憐酒,
淮左兒童待擁車。
凡我舊游君更歷,
橘洲相見訝無書。
【中文譯文】
吳地的兒童牽引著醉醺醺的蓴鱸魚,
今天的西歸之路倒也順遂。
離別的道路上冷冷的云散開,驛站的馬匹已經整裝待發,
眺望著故鄉,高大的樹木勾起我對家的思念。
湘中的花月偏愛酒,淮左的兒童等著駕車迎接。
我在往日的游歷中歷經風雨,而與你重逢在橘洲,卻驚訝地無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憂傷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吳兒牽挽醉蓴鱸”描繪了送行場景,吳地的兒童牽引著酒醉的蓴鱸魚,形象鮮明地展現了別離時的喜悅和暢飲之情。詩人在送別的路上看到“冷云散驛馬”,預示著離別的時刻即將到來,這種凄涼的氛圍使人感到憂傷。而望著鄉愁,回憶起故鄉喬木、廬舍,更加增添了離別的傷感和思鄉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展現了對故鄉的眷戀。湘中的花月使詩人倍感憐愛,而淮左的兒童則等待著駕車迎接他回家,表達了家人的期盼和溫馨。最后兩句“凡我舊游君更歷,橘洲相見訝無書”,詩人回憶起過去的旅行經歷,與詩中的“君”在橘洲相見,卻驚訝地發現自己沒有帶來信箋,進一步凸顯了離別時的慌亂和無法言表的心情。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故鄉的情感,通過描繪生動的場景和用詞的巧妙運用,表達了離別之苦和思鄉之情,使讀者在品味中能夠感受到離別的痛楚和對家園的眷戀之情。
“橘洲相見訝無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uǒ zhēn zhōu hái cháng shā
送左真州還長沙
wú ér qiān wǎn zuì chún lú, jīn rì xī guī lüè zì rú.
吳兒牽挽醉蓴鱸,今日西歸略自如。
bié lù lěng yún sàn yì mǎ, wàng xiāng qiáo mù jì wú lú.
別路冷云散驛馬,望鄉喬木記吾廬。
xiāng zhōng huā yuè piān lián jiǔ, huái zuǒ ér tóng dài yōng chē.
湘中花月偏憐酒,淮左兒童待擁車。
fán wǒ jiù yóu jūn gèng lì, jú zhōu xiāng jiàn yà wú shū.
凡我舊游君更歷,橘洲相見訝無書。
“橘洲相見訝無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