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笛聲驚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怕笛聲驚散”全詩
只怕笛聲驚散,費人月詠風朝。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次韻鴛鴦梅》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鴛鴦梅》是宋代詩人姜夔的作品。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晴朗的日子,小溪的沙灘受到陽光的溫暖。詩人的思緒轉向了一個春天的夢境,他憐惜著那夢中人的美麗頸項。然而,他擔心吹笛聲會驚醒這個夢境,也擔心自己的言辭會打破這美好的月夜和早晨的風。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是:
晴日小溪沙暖,
春夢憐渠頸交。
只怕笛聲驚散,
費人月詠風朝。
詩意: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展示了一種溫暖和悅人的情境。晴朗的陽光照耀著小溪的沙灘,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然而,詩人的思緒卻轉向了一個春天的夢境,他在夢中憐愛著一個女子的美麗頸項。這表達了詩人對美麗事物的敏感和溫柔的情感。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他害怕吹笛聲會打破這個美妙的夢境,使得夢中人消失不見。他還擔心自己的言辭會破壞這美好的月夜和早晨的風景。這種憂慮和珍惜的情感在詩中透露出來,使得讀者能夠體會到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對破壞的擔憂。
賞析:
《次韻鴛鴦梅》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而聞名。詩人通過描繪小溪沙灘受陽光溫暖的景象,創造了一種溫馨宜人的氛圍。這種景象與詩人內心的春夢相呼應,展示了詩人對美麗事物的敏感和對情感的寄托。
詩中的憂慮和擔憂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情感對比,增強了詩的張力。詩人不僅擔心吹笛聲會驚醒夢中人,還擔心自己的言辭會破壞這美好的環境。這種情感的表達給讀者帶來一種沉思和共鳴,使得詩的意境更加深遠。
總的來說,姜夔的《次韻鴛鴦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對破壞的擔憂。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情感對比和引人入勝的意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只怕笛聲驚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uān yāng méi
次韻鴛鴦梅
qíng rì xiǎo xī shā nuǎn, chūn mèng lián qú jǐng jiāo.
晴日小溪沙暖,春夢憐渠頸交。
zhǐ pà dí shēng jīng sàn, fèi rén yuè yǒng fēng cháo.
只怕笛聲驚散,費人月詠風朝。
“只怕笛聲驚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