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下松陵綠浪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橋下松陵綠浪橫”全詩
知君久對青山立,飛盡梨花好句成。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平甫放三十二鷗于吳松余不及與盟》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平甫放三十二鷗于吳松余不及與盟》
朝代:宋代
作者:姜逵
中文譯文:
橋下松陵綠浪橫,
來遲不與白鷗盟。
知君久對青山立,
飛盡梨花好句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景象,橋下是一片綠浪滾滾的松林,其中有三十二只白鷗飛翔。然而,詩人姜逵來得太晚,錯過了與白鷗結盟的機會。他意識到在他之前,這些白鷗已經與這片青山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紐帶,而他來遲了。盡管如此,姜逵認識到他自己是一個有才華的詩人,通過觀察這些白鷗飛翔和梨花凋零的景象,他將這些美好的景象轉化為了優美的詩句。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線,通過對橋下松陵和飛翔的白鷗的描繪,展示了一幅美麗而寧靜的畫面。作者以自己錯過與白鷗盟約的遺憾之情,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留戀。然而,詩人并沒有沉湎于遺憾之中,而是把自己的情感轉化為創作的動力。他認識到自己身處于這樣一片美景之中,觀察到白鷗飛翔和梨花凋零的瞬間,他以自己的才華將這些美好的景象凝結成了一首優美的詩作。這種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情感表達,展示了詩人的獨特感受力和創作才華。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逝去時光的思考,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藝術創作的熱愛和對詩歌表達力量的追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得益彰,使得整首詩富有意境和韻味。
“橋下松陵綠浪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g fǔ fàng sān shí èr ōu yú wú sōng yú bù jí yǔ méng
平甫放三十二鷗于吳松余不及與盟
qiáo xià sōng líng lǜ làng héng, lái chí bù yǔ bái ōu méng.
橋下松陵綠浪橫,來遲不與白鷗盟。
zhī jūn jiǔ duì qīng shān lì, fēi jǐn lí huā hǎo jù chéng.
知君久對青山立,飛盡梨花好句成。
“橋下松陵綠浪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