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發舊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梨花發舊枝”全詩
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宮遲。
蕙草生閑地,梨花發舊枝。
芳菲自恩幸,看卻被風吹。
分類: 端午節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相和歌辭·長門怨》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相和歌辭·長門怨
何事長門閉,珠簾只自垂。
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宮遲。
蕙草生閑地,梨花發舊枝。
芳菲自恩幸,看卻被風吹。
中文譯文:
為何長門緊閉,珠簾孤寂自垂。
月亮早已離開深宮,春天卻遲遲到后宮。
叢莉在閑地中生長,梨花在舊枝上綻放。
美麗的芳香被自然之風吹散。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女子長門深宮的凄涼景象。長門指宮闈中貴妃、皇妃的居所,閉門則象征寂寥陰沉。珠簾只自垂,形容宮室的冰冷孤寂。月亮早已離開深宮,而春天卻遲遲不到后宮,暗示了女主角的寂寞和孤單。蕙草生在閑地,梨花發在舊枝上,表達了女主角遭遇逆境的寓意。最后兩句表現了這種美麗的景象雖然有幸享受恩賜,卻因風吹而破敗。
整首詩通過描繪長門的閉合、宮闈的冷清和自然景象的凋零,進一步揭示了唐代后宮女子的困境和無奈。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鮮明的描寫,表達出作者對于女性命運的深沉思考和關切,同時也展現了唐代文人對于官場和宮廷生活的不滿情緒。
“梨花發舊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hè gē cí cháng mén yuàn
相和歌辭·長門怨
hé shì cháng mén bì, zhū lián zhǐ zì chuí.
何事長門閉,珠簾只自垂。
yuè yí shēn diàn zǎo, chūn xiàng hòu gōng chí.
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宮遲。
huì cǎo shēng xián dì, lí huā fā jiù zhī.
蕙草生閑地,梨花發舊枝。
fāng fēi zì ēn xìng, kàn què bèi fēng chuī.
芳菲自恩幸,看卻被風吹。
“梨花發舊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