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待挐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蘆花待挐音”全詩
初別未甚愁,別久今始覺。
作箋非無筆,寒雁不肯落。
蘆花待挐音,怪底北風惡。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待千巖》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待千巖》是宋代詩人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待千巖
搴裳望洞庭,眼過天一角。
初別未甚愁,別久今始覺。
作箋非無筆,寒雁不肯落。
蘆花待挐音,怪底北風惡。
譯文:
撫摩衣裳,眺望洞庭湖,目光穿越天際的一角。
初次離別并不十分憂傷,久別才覺得思念油然而生。
準備寫信雖然有紙筆,寒冷的雁兒卻不肯停歇。
蘆花等待著傳遞消息的音訊,奇怪地,北風變得狂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洞庭湖為背景,表達了詩人離別的情感和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詩人站在洞庭湖畔,眺望湖的遼闊,目光跨越蒼穹,仿佛能看到遠方的天角。他初次離別時并沒有太多的憂傷之情,但是久別之后,思念之情才漸漸涌現。
詩中提到了作箋和寒雁,作箋是指寫信,寒雁則象征著遠方的親友。詩人準備寫信給遠方的親友,然而寒冷的雁兒卻不肯停留,暗示著詩人的思念無法傳達,遠方的親友無法得知他的消息,增加了詩中的離愁別緒。
最后兩句詩中提到了蘆花和北風。蘆花是指生長在湖邊的蘆葦,而北風則是指寒冷的風。詩人將蘆花比喻為等待傳遞消息的媒介,而北風則變得異常惡劣,使得消息傳遞變得困難。這種怪異的現象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離愁別緒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洞庭湖畔離別時的情感和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詩人將內心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結合,展現了離愁別緒和思鄉之情,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鳴。
“蘆花待挐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qiān yán
待千巖
qiān shang wàng dòng tíng, yǎn guò tiān yī jiǎo.
搴裳望洞庭,眼過天一角。
chū bié wèi shén chóu, bié jiǔ jīn shǐ jué.
初別未甚愁,別久今始覺。
zuò jiān fēi wú bǐ, hán yàn bù kěn luò.
作箋非無筆,寒雁不肯落。
lú huā dài ná yīn, guài dǐ běi fēng è.
蘆花待挐音,怪底北風惡。
“蘆花待挐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