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暮號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谷暮號風”全詩
荒陂寒泣露,空谷暮號風。
突起能無意,平沉未分窮。
不知貂冕地,冷硯破窗中。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送仲秉赴廷試五首》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仲秉赴廷試五首》是宋代李呂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霧豹文章異,淵鯨爪角雄。
荒陂寒泣露,空谷暮號風。
突起能無意,平沉未分窮。
不知貂冕地,冷硯破窗中。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仲秉參加科舉考試的美好祝愿和對其才華的贊嘆。作者以霧中的豹子和深海中的鯨魚作為比喻,形容仲秉的文章才華與眾不同,獨具特色。荒涼的湖泊中,寒冷的霧露似乎在為仲秉的奮斗流淚,而空曠的山谷在傍晚時分回蕩著凄涼的風聲。作者認為仲秉有突然沖刺的能力,能夠超越常人的平庸,但他的成就還未有明確的界限。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仲秉命運的關切,他不知道仲秉的前程將如何,是否能在高官顯貴的地位上保持清廉,而冷寂的硯臺和破碎的窗戶則映射出一種孤獨和不確定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自然景觀的形象描繪和比喻手法,抒發了作者對仲秉未來前程的祝愿和擔憂。詩中的霧豹和淵鯨形象獨特,富有想象力,突出了仲秉文章才華的卓越和超群之處。荒陂、空谷、寒泣露等景物形容詞的運用,增加了詩詞的凄涼氛圍,使讀者感受到一種孤獨和不確定的情感。最后兩句則突出了作者對仲秉命運的疑慮和擔心,硯臺和窗戶的形象象征了官場的孤獨和風險。整首詩詞意境獨特,意味深長,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情感表達得深入人心,使讀者對仲秉的前程和命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思考。
“空谷暮號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òng bǐng fù tíng shì wǔ shǒu
送仲秉赴廷試五首
wù bào wén zhāng yì, yuān jīng zhǎo jiǎo xióng.
霧豹文章異,淵鯨爪角雄。
huāng bēi hán qì lù, kōng gǔ mù hào fēng.
荒陂寒泣露,空谷暮號風。
tū qǐ néng wú yì, píng chén wèi fēn qióng.
突起能無意,平沉未分窮。
bù zhī diāo miǎn dì, lěng yàn pò chuāng zhōng.
不知貂冕地,冷硯破窗中。
“空谷暮號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