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韻祗求追古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琴韻祗求追古意”全詩
流風與世為標的,好義於君見典型。
琴韻祗求追古意,吟懷偏喜帝林扃。
相逢恨晚情猶厚,悵望音容隔杳冥。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追換劉平父二首》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追換劉平父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呂。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劉平父的追念和敬慕之情。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追換劉平父二首
奕世旗常記姓名,
屏山道學藹余馨。
流風與世為標的,
好義於君見典型。
琴韻祗求追古意,
吟懷偏喜帝林扃。
相逢恨晚情猶厚,
悵望音容隔杳冥。
譯文:
代代傳承的名譽旗幟常常銘記其姓名,
屏山的道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他如同流動的風,成為世間的楷模,
在您身上,高尚的義行得以典范。
我追求著古代意蘊的琴音和韻律,
吟詠和沉思更喜歡在皇宮的門扃處。
與您相逢雖然晚了些,但情誼依然深厚,
只可惜遠望您的音容已經隔在遙遠的地方。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劉平父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劉平父是一個有德行和道德操守的人,他的名字在世代流傳,成為了楷模和榜樣。作者對劉平父的好義行為印象深刻,他認為劉平父展現了高尚的品德和行為準則。作者追求古代的文化意蘊,希望通過琴音和詩韻來追尋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他喜歡在皇宮的門扃處吟詠和思考,尋求靈感和啟迪。盡管與劉平父相遇的時間較晚,但作者對他的情誼仍然深厚,遺憾的是現在只能遠遠地望著他的形象和聽他的聲音,無法親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劉平父的景仰和懷念之情。通過描繪劉平父的名聲和道德品質,詩人展示了對他高尚操守的贊賞。在追求古代文化意蘊的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皇宮門扃的喜愛,這里象征著高雅的文化氛圍。詩中的"相逢恨晚"表達了作者對劉平父的遺憾,同時也強調了情誼的深厚。最后的"悵望音容隔杳冥"傳達了作者對劉平父的思念之情,用意蘊深沉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因時空隔閡而無法親近的遺憾之情。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劉平父的景仰和懷念之情,同時通過對古代文化和雅致環境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贊美。
“琴韻祗求追古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ī huàn liú píng fù èr shǒu
追換劉平父二首
yì shì qí cháng jì xìng míng, píng shān dào xué ǎi yú xīn.
奕世旗常記姓名,屏山道學藹余馨。
liú fēng yǔ shì wèi biāo dì, hǎo yì yú jūn jiàn diǎn xíng.
流風與世為標的,好義於君見典型。
qín yùn zhī qiú zhuī gǔ yì, yín huái piān xǐ dì lín jiōng.
琴韻祗求追古意,吟懷偏喜帝林扃。
xiāng féng hèn wǎn qíng yóu hòu, chàng wàng yīn róng gé yǎo míng.
相逢恨晚情猶厚,悵望音容隔杳冥。
“琴韻祗求追古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