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心地發清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然心地發清香”全詩
且喜眼中無逐臭,自然心地發清香。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已亥出南康宮伯稱以詩贈行次韻三首》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是李呂在宋代創作的《已亥出南康宮伯稱以詩贈行次韻三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丹楓攝攝掛晨霜"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象,紅色的楓葉在晨霜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鮮艷。"笑指匡廬路許長"這句話意味著詩人自豪地指著自己的作品,向匡廬路上的旅人許以贊譽。
接下來的兩句詩"且喜眼中無逐臭,自然心地發清香"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詩人欣喜地表示自己的眼中沒有追逐名利的雜念,內心自然而善良,如同花草木本能地散發清香。
這首詩詞通過秋天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寧靜,揭示了一個積極向上的主題:追求清心寡欲、遠離塵囂的生活態度。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載體,將自己內心的美好情感融入其中,表達了對純凈、高尚生活的向往。這種追求清靜、遠離浮躁的情感,體現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對儒家思想的追求和對道德修養的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并表達了詩人追求內心寧靜和美好品質的愿望。它富有意境,給人以平和寧靜的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境界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自然心地發清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 hài chū nán kāng gōng bó chēng yǐ shī zèng xíng cì yùn sān shǒu
已亥出南康宮伯稱以詩贈行次韻三首
dān fēng shè shè guà chén shuāng, xiào zhǐ kuāng lú lù xǔ zhǎng.
丹楓攝攝掛晨霜,笑指匡廬路許長。
qiě xǐ yǎn zhōng wú zhú chòu, zì rán xīn dì fā qīng xiāng.
且喜眼中無逐臭,自然心地發清香。
“自然心地發清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