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許吳姬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許吳姬手”全詩
未許吳姬手,藉此長聲價。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橘香亭二首》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橘香亭二首》是宋代詩人李呂的作品。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橘香亭二首
滿林飽風霜,
千奴列亭睛。
未許吳姬手,
藉此長聲價。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橘香亭的景象,表現出風霜和寒冷的季節。詩中提到了許多佩戴珍貴寶石的女子,暗示著她們的美麗和珍貴。然而,詩人卻未能得到吳姬的青睞,只能通過寫詩來表達自己的價值。
賞析:
《橘香亭二首》以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語言,展現了宋代文人對美的追求和對自身價值的思考。詩中的"滿林飽風霜"描繪了嚴寒的冬天,而"千奴列亭睛"則意味著眾多美麗的女子佩戴戒指和寶石,給予讀者一種華麗而繁華的感覺。然而,詩人自謙地表示自己未能得到吳姬的青睞,只能通過寫詩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價值。這種自嘲和自省的態度,展示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深思和對現實生活的觸動。整首詩以簡練的形式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度的藝術享受。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橘香亭的景色和表達自身的價值觀念,展示了李呂敏銳的觀察力和對美的追求。同時,詩中的自省和自嘲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自身境遇的反思。這使得《橘香亭二首》成為一首既具有美感又具有思想深度的宋代名篇。
“未許吳姬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ú xiāng tíng èr shǒu
橘香亭二首
mǎn lín bǎo fēng shuāng, qiān nú liè tíng jīng.
滿林飽風霜,千奴列亭睛。
wèi xǔ wú jī shǒu, jí cǐ zhǎng shēng jià.
未許吳姬手,藉此長聲價。
“未許吳姬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