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啼霜正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烏啼霜正繁”全詩
鶴舞月將下,烏啼霜正繁。
亂流喧橘岸,飛雪暗荊門。
佐郡無辭屈,其如相府恩。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送從兄赴洪州別駕兄善琴》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送我從兄前往洪州,兄弟善于琴藝。援起琴,同時愛好竹子,夜晚遠離湘江和沅江。鶴鳥在月亮的照耀下跳舞,烏鴉在濃霜的叫聲中啼叫。湘江和興滿了橘子的岸邊水流涌動,荊門則被飛雪所遮蓋。兄弟無法推辭輔佐郡官的任務,這與相府的恩情一樣難以言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端寫給自己兄弟的一首送別詩。詩中寫道,兄弟善于琴藝,而李端則援起琴,表示自己對兄弟音樂的喜愛和欣賞。同時,他也表達了對兄弟離開家鄉去洪州工作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詩人利用描繪夜晚的景觀,如鶴舞月下、烏啼霜繁,以及湘江、沅江的景色和橘子、飛雪的元素,營造出一種陌生的、遙遠的離別氛圍。這些景象象征著詩人內心的情感起伏和對兄弟的思念。
最后兩句表達了兄弟不得不離別家鄉、擔任郡官職務的無奈,以及對相府的感激之情。詩人通過抒發兄弟之間的深情厚意,既寫出了離別的悲哀,也展示了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兄弟之間深厚的情感與兄弟間的真摯感情。
“烏啼霜正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óng xiōng fù hóng zhōu bié jià xiōng shàn qín
送從兄赴洪州別駕兄善琴
yuán qín jiān ài zhú, yáo yè zài xiāng yuán.
援琴兼愛竹,遙夜在湘沅。
hè wǔ yuè jiāng xià, wū tí shuāng zhèng fán.
鶴舞月將下,烏啼霜正繁。
luàn liú xuān jú àn, fēi xuě àn jīng mén.
亂流喧橘岸,飛雪暗荊門。
zuǒ jùn wú cí qū, qí rú xiāng fǔ ēn.
佐郡無辭屈,其如相府恩。
“烏啼霜正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