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問爭珠誰得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問爭珠誰得者”全詩
為問爭珠誰得者,須還真心趯倒凈瓶人。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跋晦翁游大隱屏詩》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跋晦翁游大隱屏詩》是宋代詩人李呂所作,這首詩以晦公的才華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晦公無塵的境界的贊嘆和對真心追求的呼喚。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晦公的詞章驚艷天下,可見其中沒有一絲塵埃。我想問爭奪珍珠的人是誰,必須歸還真心,才能倒空凈瓶的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晦公的詞章才華非凡,不受世俗的玷污。晦公在創作詩詞時,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不受俗世的浮躁所困擾。詩人通過提問爭奪珍珠的人,表達了對追求名利的浮華的質疑,強調了真心追求和內心凈化的重要性。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晦公的欽佩和對真心追求的崇尚。晦公的詞章被贊譽為“妙天下”,表明他的才華超凡。詩中提到晦公的詞章沒有一絲塵埃,意味著他的作品不受世俗的玷污,純凈無瑕。詩人通過問爭奪珍珠的人,強調了詩詞創作需要真心實意,追求內心的凈化和升華。最后一句“須還真心趯倒凈瓶人”,表達了對在創作過程中能夠凈化自己內心的詩人的贊美。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傳遞了深刻的詩意,通過對才華和真心追求的稱贊,呼喚人們保持內心的純凈和真誠,追求高尚的藝術境界。同時,詩人對浮華世俗的質疑也在詩中得以體現。這首詩具有啟迪人心、引發思考的作用,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于真誠和內心凈化的追求。
“為問爭珠誰得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 huì wēng yóu dà yǐn píng shī
跋晦翁游大隱屏詩
huì gōng cí hàn miào tiān xià, kě jiàn yuán wú yì diǎn chén.
晦公詞翰妙天下,可見元無一點塵。
wèi wèn zhēng zhū shuí dé zhě, xū hái zhēn xīn tì dào jìng píng rén.
為問爭珠誰得者,須還真心趯倒凈瓶人。
“為問爭珠誰得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