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鐸飄聲空有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鐸飄聲空有恨”全詩
修容方喜超賓館,奠雁翻成舉酹觴。
晚鐸飄聲空有恨,酸風吹淚不成行。
諸郎頭角多余慶,褒贈行看為顯揚。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代人挽妻父號道者》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人挽妻父號道者》是宋代詩人李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替別人挽起妻子和父親的哀號,
里闬推高足善良,
我這無才之輩怎幸能玷污你的東床。
修容方喜超賓館,
奠雁翻成舉酹觴。
晚鐸飄動的聲音中充滿了悲恨,
酸風吹動淚水無法流淌。
眾人的頭角多余于慶祝之中,
褒贈的舉動看似為了彰顯威風。
詩意:
《代人挽妻父號道者》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李呂在執掌某種公職時,替別人承擔了挽起妻子和父親的哀號的責任。詩中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無才的局限和對高足善良的敬佩。他謙卑地表示自己不配站在東床之上,以免玷污高足的清譽和尊嚴。隨后,詩人描述了修容方喜超賓館的場景,表達了對于宴會上舉杯行酒儀式的祝福。然而,晚鐘的聲音中卻充滿了悲恨之情,酸風吹動的淚水無法成行。最后,詩人提到眾人的慶祝中多余的炫耀和贊揚,暗示了褒贈的行為并非真正的顯揚,而是一種虛假的表面功夫。
賞析:
《代人挽妻父號道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語言,展現了李呂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以自謙自嘲的態度,將自己表現得十分卑微,對高足的善良表示敬佩和欽佩,突顯了主題中平凡人物的高尚品質。在宴會的場景中,詩人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喜慶的氛圍,但通過晚鐘悲恨的聲音和酸風吹淚的描寫,傳遞了一種沉重的情感和無奈的心境,表達了對于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悲傷和無奈的思考。最后,詩人對于眾人的慶祝和褒贈行為進行了批判,暗示了虛偽表面的功利和虛榮心,以此凸顯了真正的顯揚應該是內心的真誠和高尚品質。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晦的暗示,展現了作者對于人性、情感和價值觀的思考,給予讀者以啟迪和思考。
“晚鐸飄聲空有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rén wǎn qī fù hào dào zhě
代人挽妻父號道者
lǐ hàn tuī gāo zú shàn liáng, bù cái hé xìng diàn dōng chuáng.
里闬推高足善良,不才何幸玷東床。
xiū róng fāng xǐ chāo bīn guǎn, diàn yàn fān chéng jǔ lèi shāng.
修容方喜超賓館,奠雁翻成舉酹觴。
wǎn duó piāo shēng kōng yǒu hèn, suān fēng chuī lèi bù chéng háng.
晚鐸飄聲空有恨,酸風吹淚不成行。
zhū láng tóu jiǎo duō yú qìng, bāo zèng xíng kàn wèi xiǎn yáng.
諸郎頭角多余慶,褒贈行看為顯揚。
“晚鐸飄聲空有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