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章今夕寵光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賜章今夕寵光頻”全詩
已遣燭龍啣火炬,更開璧月駐飚輪。
長疑化國煙霄近,未覺壺天晚日賓。
知是奎文臨海外,賜章今夕寵光頻。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上元應制次韻》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元應制次韻》是宋代李呂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上元節的熱鬧景象,以及詩人對自己作品受到賞識的喜悅之情。
華燈不夜照青春,
鰲背背繒山迥絕塵。
已遣燭龍啣火炬,
更開璧月駐飚輪。
詩詞以華燈為引子,描繪了熱鬧喜慶的上元節景象。華燈璀璨,不管白天黑夜都照耀著年輕人的臉龐,象征著青春的活力與活躍的氛圍。鰲背和繒山是指高聳入云的建筑物,與喧囂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顯示出這些建筑的高遠與超脫塵世的境界。
已遣燭龍啣火炬,
更開璧月駐飚輪。
詩中出現的“燭龍”和“璧月”都是象征光明的意象。燭龍是一種傳說中的神獸,它承載著明亮的火炬,照亮了整個節日的夜晚。璧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駐留在飚輪之上。這兩個意象共同描繪了上元節夜晚的明亮景象,為整個詩詞增添了喜慶和歡樂的氛圍。
長疑化國煙霄近,
未覺壺天晚日賓。
知是奎文臨海外,
賜章今夕寵光頻。
詩人在最后兩句表達了自己對作品賞識的喜悅之情。他說自己長久以來一直懷疑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夠得到國家的認可。但現在他終于感到,他的作品已經獲得了重視和贊賞。奎文是指獎章或文憑,臨海外表示這份榮譽來自遙遠的地方。詩人感慨萬分,認為這是對他的才華的認同和賞識。
整首詩以描繪上元節的熱鬧景象為主線,通過對燈火輝煌、高聳建筑、明亮光明的描繪,展現了節日的喜慶氛圍。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作品受到賞識的欣慰之情。這首詩詞充滿了喜慶和歡樂,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于自己作品的自豪與自信。
“賜章今夕寵光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yuán yìng zhì cì yùn
上元應制次韻
huá dēng bù yè zhào qīng chūn, áo bèi bèi zēng shān jiǒng jué chén.
華燈不夜照青春,鰲背背繒山迥絕塵。
yǐ qiǎn zhú lóng xián huǒ jù, gèng kāi bì yuè zhù biāo lún.
已遣燭龍啣火炬,更開璧月駐飚輪。
zhǎng yí huà guó yān xiāo jìn, wèi jué hú tiān wǎn rì bīn.
長疑化國煙霄近,未覺壺天晚日賓。
zhī shì kuí wén lín hǎi wài, cì zhāng jīn xī chǒng guāng pín.
知是奎文臨海外,賜章今夕寵光頻。
“賜章今夕寵光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