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赴南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里赴南州”全詩
事去恩猶在,名成淚卻流。
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
才子清風后,無貽相府憂。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送諸暨裴少府(公先人,元相公判官)》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諸暨裴少府(公先人,元相公判官)》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李端。這首詩描寫了詩人懷念和送別裴少府的場景,展現了忠誠、離別和友誼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公訪嵇紹,趙武見韓侯。
事去恩猶在,名成淚卻流。
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
才子清風后,無貽相府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裴少府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裴少府的思念和感激之情。第一句描述了山公(裴少府)去拜訪嵇紹,趙武去見韓侯的情景。這里通過山公和趙武的行動,突顯出他們的高尚品德和忠誠。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雖然分別已經發生,但恩情仍在心中,名聲已經建立,但仍不禁流下了眼淚。這表明即使離別,感激之情依然存在,以及成功之后的孤獨和離愁。
第三句表達了裴少府被調任到南州的情況,他要趕往千里之外的南方。這句描繪了裴少府執著于公職的決心和勇氣,同時也體現了他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
最后一句提到了才子清風,指的是裴少府。他是一個才華出眾、品德高尚的人,他的離去不會給相府帶來憂慮和擔憂。這里傳遞出了相府對裴少府的信任和對他未來的成功的期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和對裴少府的贊美。通過詩人的描寫,展現了忠誠、友誼和才華的價值,并表達了對裴少府在南州工作的祝福和期望。
“千里赴南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ū jì péi shào fǔ gōng xiān rén, yuán xiàng gōng pàn guān
送諸暨裴少府(公先人,元相公判官)
shān gōng fǎng jī shào, zhào wǔ jiàn hán hóu.
山公訪嵇紹,趙武見韓侯。
shì qù ēn yóu zài, míng chéng lèi què liú.
事去恩猶在,名成淚卻流。
yī guān tóng běi qù, qiān lǐ fù nán zhōu.
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
cái zǐ qīng fēng hòu, wú yí xiāng fǔ yōu.
才子清風后,無貽相府憂。
“千里赴南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