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褐襟便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披褐襟便短”全詩
披褐襟便短,拖鞋步稍安。
忘機任俗薄,遮眼把書看。
未必不為福,善乎能自寬。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予一病七十日心呈牢落作詩自解》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予一病七十日心呈牢落作詩自解》是宋代詩人李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病了七十天,心情郁悶,寫下這首詩解我自己的心境。
抱著病體,懶得梳洗頭發,自己戴上黃冠。
穿著破褐衣,衣襟已經短了,穿著拖鞋,步履稍安。
我忘卻了外界的瑣事,漠視了塵世的浮躁,只是埋頭讀書。
也許不一定沒有福分,只要善于自我安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李呂在病榻上的心情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在病榻上度過了長達七十天的時光,身體的不適使他的心境變得低落和困頓。于是他以一首詩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尋求心靈的解脫。
詩中的形象描寫簡潔而質樸。詩人自己懶得打理頭發,隨意戴上黃冠,衣襟已破短,穿著拖鞋,步履稍安。這些描寫展現了詩人病中的頹廢與懶散,但也透露出一種豁達和淡泊的態度。他不再關注外界的紛擾,以閱讀書籍來尋求心靈的寧靜與安慰。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一種自我安慰和積極的思考。詩人認為,即使身處困境,也不一定沒有福分,只要我們善于自我調適,用寬容和理解來面對人生的挫折和磨難,我們仍然能夠找到內心的寧靜和平衡。
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在病榻上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一種豁達、淡泊和樂觀的心態。通過自我解脫和自我調適,詩人呈現了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福分的期許,給讀者帶來一種啟示和慰藉。
“披褐襟便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yī bìng qī shí rì xīn chéng láo luò zuò shī zì jiě
予一病七十日心呈牢落作詩自解
bào bìng lǎn jīn zhì, zì dù zuò huáng guān.
抱病懶巾櫛,自度作黃冠。
pī hè jīn biàn duǎn, tuō xié bù shāo ān.
披褐襟便短,拖鞋步稍安。
wàng jī rèn sú báo, zhē yǎn bǎ shū kàn.
忘機任俗薄,遮眼把書看。
wèi bì bù wéi fú, shàn hū néng zì kuān.
未必不為福,善乎能自寬。
“披褐襟便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