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堰過游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敗堰過游魚”全詩
紫葛垂山徑,黃花繞野渠。
荒林飛老鶴,敗堰過游魚。
縱憶同年友,無人可寄書。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臥病寄閻寀》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臥病寄閻寀》(Written by Li Duan)
病中貪好景,
強步出幽居。
紫葛垂山徑,
黃花繞野渠。
荒林飛老鶴,
敗堰過游魚。
縱憶同年友,
無人可寄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病中觀賞自然美景的心情與對友誼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病中仍貪念自然之美,不愿困在病榻之上,強行走出幽居。這表現了詩人的病情不禁止他欣賞大自然,也表現出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著,詩人描繪了山徑上垂下的紫葛花和周圍野渠中纏繞的黃花景象。這種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敏銳觀察力與對自然美景的感悟。
隨后,詩人描寫了荒林中老鶴的翱翔和游魚躍過敗堰。這一描寫通過自然界生物的自由活動,與詩人困頓的病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活力的向往。
最后,詩人回想起過往與友人的情誼,卻無處可寄托思念。這反映了詩人在病榻上孤寂無助的現狀。詩人的思念、寄托與無處傾訴的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渴望。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精確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在病榻上對自然美景和友情的向往與回憶,同時也透露出了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這首詩既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感性情懷,又展示了他們對大自然的贊頌和對友情的牽掛。
“敗堰過游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ò bìng jì yán cǎi
臥病寄閻寀
bìng zhōng tān hǎo jǐng, qiáng bù chū yōu jū.
病中貪好景,強步出幽居。
zǐ gé chuí shān jìng, huáng huā rào yě qú.
紫葛垂山徑,黃花繞野渠。
huāng lín fēi lǎo hè, bài yàn guò yóu yú.
荒林飛老鶴,敗堰過游魚。
zòng yì tóng nián yǒu, wú rén kě jì shū.
縱憶同年友,無人可寄書。
“敗堰過游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