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問壽陽宮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問壽陽宮額”全詩
已負花前約。
忽向紅梅側畔,開點雪、有人覺。
不開何似莫。
百梢才一萼。
卻問壽陽宮額,兩三蕊、怎能著。
分類: 霜天曉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霜天曉角》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霜天曉角·經年寂寞》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經年寂寞。已負花前約。
忽向紅梅側畔,開點雪、有人覺。
不開何似莫。百梢才一萼。
卻問壽陽宮額,兩三蕊、怎能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長久以來的寂寞孤獨之感。他曾經對美好的事物抱有期待,但如今卻感到自己的承諾和理想都已經被歲月磨滅。然而,在寒冷的冬季里,他忽然看到了一絲希望,就像紅梅側邊開出的幾朵雪花,似乎有人能夠察覺到他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失落。經年寂寞的開頭,直接揭示了作者長期以來的孤獨之感。他曾經懷抱著美好的夢想,但如今已經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承諾都變得毫無意義。然而,詩的后半部分出現了一絲轉機。紅梅側邊開出的雪花象征著寒冷的冬季,同時也帶來了一絲溫暖和希望。這些雪花似乎是有人故意為之,他們能夠察覺到作者的存在。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困惑和不解。他問到:為什么這些紅梅花只開了一小片,為什么只有很少的雪花?他在壽陽宮尋找答案,但無法得到滿意的解釋。這種詢問的方式暗示了作者對生活的迷茫和思考。
整首詩通過寥寥數語,傳達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他的孤寂和失落在詩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同時也透露出一絲希望和對生活意義的思考。這種對短暫美好的追求和對存在意義的困惑,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哲理和情感的張力。
“卻問壽陽宮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霜天曉角
jīng nián jì mò.
經年寂寞。
yǐ fù huā qián yuē.
已負花前約。
hū xiàng hóng méi cè pàn, kāi diǎn xuě yǒu rén jué.
忽向紅梅側畔,開點雪、有人覺。
bù kāi hé sì mò.
不開何似莫。
bǎi shāo cái yī è.
百梢才一萼。
què wèn shòu yáng gōng é, liǎng sān ruǐ zěn néng zhe.
卻問壽陽宮額,兩三蕊、怎能著。
“卻問壽陽宮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