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莫滯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年莫滯留”全詩
驅傳加新命,之官向舊游。
晨裝逢酒雨,夜夢見刀州。
遠別長相憶,當年莫滯留。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送成都韋丞還蜀》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成都韋丞還蜀》是唐代詩人李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蜀門云樹合,高棧有猿愁。
驅傳加新命,之官向舊游。
晨裝逢酒雨,夜夢見刀州。
遠別長相憶,當年莫滯留。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李端送韋丞返回蜀地的場景。蜀門的云和樹相連,高棧上的猿猴感到憂愁。韋丞受命驅車傳遞新的政令,前往他曾經游歷過的地方。清晨穿著行裝,遇到下著酒雨,夜晚夢見刀州。離別之后,長時間的相思之情,當年的友誼不應該被阻礙。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情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展示了離別的憂愁和對往事的回憶。蜀門的云和樹相連,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同時也暗示著作者和韋丞的情感相連。高棧上的猿猴愁緒纏繞,增添了離別的傷感氛圍。
詩中提到韋丞驅車傳遞新的政令,返回他曾經游歷過的地方,這表現了作者對韋丞的贊賞和對他前程的祝愿。清晨的行裝和夜晚的夢境則體現了作者對韋丞的思念和對他未來的期盼。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韋丞離別的叮囑,希望他不要因遠離而忘記當年的友誼,不要停留在過去的回憶中,而是要繼續向前,開創更好的未來。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友誼的深情厚意和對離別的憂傷之情,展示了唐代送別詩的典型特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交融,詩人成功地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友誼的珍視。
“當年莫滯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g dū wéi chéng hái shǔ
送成都韋丞還蜀
shǔ mén yún shù hé, gāo zhàn yǒu yuán chóu.
蜀門云樹合,高棧有猿愁。
qū chuán jiā xīn mìng, zhī guān xiàng jiù yóu.
驅傳加新命,之官向舊游。
chén zhuāng féng jiǔ yǔ, yè mèng jiàn dāo zhōu.
晨裝逢酒雨,夜夢見刀州。
yuǎn bié zhǎng xiàng yì, dāng nián mò zhì liú.
遠別長相憶,當年莫滯留。
“當年莫滯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