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借長鞭策懶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借長鞭策懶能”全詩
不知君子憂雨切,常在桑麻稼檣中。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喜雨》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雨》是宋代詩人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喜雨》中文譯文:
誰借長鞭策懶能,
黃梅水漲舳艫通。
不知君子憂雨切,
常在桑麻稼檣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喜雨的景象。詩人寫道,有人借用長鞭來催促懶散的人們,而黃梅的水漲滿了船只的通道。然而,詩人并不清楚君子們為何如此擔憂雨水,他們總是忙碌在桑麻、農田和船舶之間。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喜雨的景象,表達了對雨水的喜悅。詩中的"長鞭"象征著雨勢的催促力量,讓懶散的人們開始行動起來。"黃梅"代表了夏季的雨水,它充滿了通往渠道的船只,顯示了雨水的豐沛。然而,詩人提到君子們對雨水的擔憂,暗示了他們對農田和船舶的關切。他們時刻留意著雨水對于桑麻和農作物的重要性,以及對于航行的船只的影響。
這首詩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了雨水帶來的喜悅和重要性,同時也反映了農民和航行者對于雨水的期盼和關注。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生活中細小事物的關注和贊美。整首詩意境清新,給人以愉悅和舒暢的感受,展現了宋代詩歌的特色。
“誰借長鞭策懶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yǔ
喜雨
shuí jiè zhǎng biān cè lǎn néng, huáng méi shuǐ zhǎng zhú lú tōng.
誰借長鞭策懶能,黃梅水漲舳艫通。
bù zhī jūn zǐ yōu yǔ qiè, cháng zài sāng má jià qiáng zhōng.
不知君子憂雨切,常在桑麻稼檣中。
“誰借長鞭策懶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