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傍酒家做寒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傍酒家做寒食”全詩
欲傍酒家做寒食,腐儒何日有狐貂。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寄張東之》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張東之》是宋代詩人劉過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紫騮借得將軍馬,
垂柳西湖第一橋。
欲傍酒家做寒食,
腐儒何日有狐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逆境生活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諷刺。詩中通過描繪一個人借得將軍的紫騮馬、在西湖的垂柳橋邊,想要去附近的酒家享用寒食節的美酒佳肴,同時嘲諷那些虛偽教條的儒家學者,希望他們早日擁有豪華的狐貂衣裳。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個富有幽默和諷刺意味的場景。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展現了作者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首句“紫騮借得將軍馬”,通過借用將軍的紫騮馬,暗示了作者借助外力來改善自身境遇的意圖。接下來的“垂柳西湖第一橋”,描繪了美麗而寧靜的環境,與主題形成鮮明對比。然而,接下來的兩句“欲傍酒家做寒食,腐儒何日有狐貂”,則揭示了作者對那些虛偽教條的儒家學者的嘲諷和不滿。通過希望他們能早日擁有狐貂衣裳,作者顯露出對這些儒家學者虛偽行為的不屑和譏諷。
整首詩詞通過寥寥數語,將作者的思想與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通過描繪自己的愿望和對儒家學者的嘲諷,表達了對現實生活和社會風氣的不滿。整首詩情感犀利,妙語連珠,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欲傍酒家做寒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āng dōng zhī
寄張東之
zǐ liú jiè dé jiāng jūn mǎ, chuí liǔ xī hú dì yī qiáo.
紫騮借得將軍馬,垂柳西湖第一橋。
yù bàng jiǔ jiā zuò hán shí, fǔ rú hé rì yǒu hú diāo.
欲傍酒家做寒食,腐儒何日有狐貂。
“欲傍酒家做寒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