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成文士欲何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作成文士欲何為”全詩
達人胸次元無翳,芥子須彌我獨知。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役誠齋》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役誠齋》是宋代劉過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夫子(指孔子)在浙西地區的聲名和影響力的贊嘆,同時也反思了作為一位文士的自己應該追求何種目標。詩中還展示了作者對自身才華的自信和對孔子智慧的敬仰。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夫子的聲名在浙西傳揚,
作為一位文士,我應該追求何事呢?
達人的胸懷高遠無限,只有我獨自悟透了其中微末。
這首詩詞的詩意深遠,體現了對孔子的崇敬和敬仰之情。詩中的“夫子聲名號浙西”表明孔子的聲名在浙西地區廣為人知,他的思想和教誨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者在問自己作為一位文士,應該以何種方式繼承和發揚孔子的精神。接著,他描繪了自己內心的自信和獨特的見解,形容自己的胸懷開闊,超越常人,認為自己已經洞悉了孔子所傳授的微末真理。
這首詩詞通過對孔子的景仰和對自身才智的自信,呈現了一種追求卓越和追尋真理的精神。作者以自己對孔子智慧的理解為基礎,反思了自己身為文士應該如何發揮才華和影響他人的問題,突顯了個人與傳統智慧的相互關聯和傳承。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劉過對孔子的敬仰和自身才智的自信,同時也提出了對文士應該如何追求卓越和傳承傳統智慧的思考。它通過簡潔而深入的語言,傳達了一種追求真理、超越常人的精神追求,具有深遠的啟示意義。
“作成文士欲何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chéng zhāi
役誠齋
fū zǐ shēng míng hào zhè xī, zuò chéng wén shì yù hé wéi.
夫子聲名號浙西,作成文士欲何為。
dá rén xiōng cì yuán wú yì, jiè zǐ xū mí wǒ dú zhī.
達人胸次元無翳,芥子須彌我獨知。
“作成文士欲何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