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用縱橫十萬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用縱橫十萬夫”全詩
風師自是識人意,何用縱橫十萬夫。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題自然足軒》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自然足軒》是宋代劉過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竹林景象,表達了自然的美妙與人生的境界。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自然足軒上題字,竹蕪自生無需耕種,挺拔的竹子像楚國的玉器一樣,清秀而纖瘦。風是明師,能夠洞悉人心,何需依靠強大的勢力來駕馭萬夫。
詩意:
這首詩詞以竹林為背景,表達了自然和淡泊的人生境界。竹子自發地生長,象征著自然的力量和自足的境界。作者通過描繪竹子的形態和風對竹子的作用,表達了自然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詩人認為風是一位明師,能夠洞悉人心,所以并不需要依靠權勢來掌控眾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精練的語言,展示了劉過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思考。首先,詩人以竹子為象征,表達了自然的力量和自足的境界。竹子生長自然而不費力,寄托了人們對自然生態的向往和追求。其次,劉過通過風的形象來闡述風的智慧和明察人心的能力,強調了自然的智慧和人生的自由本質。最后,詩人以反問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質疑了權勢和強大勢力對于人生的真正意義。整首詩詞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啟發人們反思人生的追求和真正的價值。
“何用縱橫十萬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ì rán zú xuān
題自然足軒
yǒu zhú wú shēng bù fèi chú, tíng tíng chǔ yù yǐng qú qú.
有竹蕪生不費鋤,亭亭楚玉影癯癯。
fēng shī zì shì shí rén yì, hé yòng zòng héng shí wàn fū.
風師自是識人意,何用縱橫十萬夫。
“何用縱橫十萬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