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家心欲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家心欲摧”全詩
江河周顗泣,城郭令威來。
訪舊須俱白,過家心欲摧。
故鄉非不好,不是錦衣回。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初伏闕上書得旨還鄉上楊守秘書》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伏闕上書得旨還鄉上楊守秘書》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計歸無策,誰知禍有胎。
江河周顗泣,城郭令威來。
訪舊須俱白,過家心欲摧。
故鄉非不好,不是錦衣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被迫離開家鄉的人的心情。詩人面臨困境,百般設法卻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感到困守在江河之間的城市中,城郭的威嚴使他感到壓抑。他渴望回家,重訪舊友,但是他內心的焦慮和困境讓他的歸鄉之心幾乎摧毀。詩人坦誠地表達了他故鄉的美好,但他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不起眼的普通人,無法回到故鄉享受錦衣玉食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困惑。詩人通過使用對比手法和形象的描繪,傳達了他在異鄉的無助和對家鄉的眷戀。詩中的"百計歸無策"表現了詩人在追求回家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和挫折感。"江河周顗泣,城郭令威來"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離家的憤怒和對城市環境的壓抑感。"訪舊須俱白,過家心欲摧"揭示了詩人渴望回家,但內心的焦慮和困境使他感到無力。最后兩句"故鄉非不好,不是錦衣回"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他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地位注定無法回到故鄉享受富貴。
這首詩詞通過真實的情感和對家鄉的渴望,抒發了宋代普通人的心聲。它揭示了一個普通人在困境中的無奈和無力感,同時也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對現實的批判。這種情感的真實和共鳴使這首詩詞成為了宋代詩詞中一首令人感動的作品。
“過家心欲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fú quē shàng shū dé zhǐ huán xiāng shàng yáng shǒu mì shū
初伏闕上書得旨還鄉上楊守秘書
bǎi jì guī wú cè, shéi zhī huò yǒu tāi.
百計歸無策,誰知禍有胎。
jiāng hé zhōu yǐ qì, chéng guō lìng wēi lái.
江河周顗泣,城郭令威來。
fǎng jiù xū jù bái, guò jiā xīn yù cuī.
訪舊須俱白,過家心欲摧。
gù xiāng fēi bù hǎo, bú shì jǐn yī huí.
故鄉非不好,不是錦衣回。
“過家心欲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